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卫生新闻
淡定,守得清贫--南京市急救中心城中急救站一瞥
日期:2011年09月06日浏览:4295665 次

        新华网   (记者 朱旭东)“不漫天要价?不在医院拿提成?收入如此之低?不可能吧?”同事对我采写的120急救小组表示质疑——可我见到的,的确如此:淡定,守得清贫。——新华社记者手记

转载自南京市卫生局网站http://www.njh.gov.cn/

 

  24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南京市急救中心28个分站之一的城中急救站。20多平方米的平房内,几张凳子、两张桌子、一台旧电视,靠墙是简单隔开的六张高低床,救护车静静地等候在门外。30多岁的主治医师徐颖和同事正在办理交接班,他们每组值班24小时,然后休息3天。

  驾驶员顾正天随意地摆弄着遥控器,希望能搜到轻松一点的电视节目。担架员陈岁平则坐在床铺上,想抓紧时间休息会儿。“一医一驾一担”,构成了一个急救小组。

  不一会儿,桌上的电话响了,市120指挥中心的指令来了——安怀村一位老人摔伤,等待救护。

  没有任何言语,三人默契地迅速就位。记者坐在驾驶室内,有10多年驾龄的顾正天熟练地穿街走巷:“现在的救护车真不好开,行人和车辆都不会让你。”他淡淡地自我宽慰,遇到那些故意与救护车为难的驾驶员,顾正天也只能低头拨方向盘。“想吵却不敢吵,毕竟患者还在车上,救人要紧。”

  患者顺利地被送到中大医院,办完住院手续后,徐颖给患者家属开具100元救护费收据。救护车并没有熄火,因为救护指令又来了。“我们24小时基本上就是在车上。这几天老下雨,老人摔倒受伤的比较多。”徐颖说。

  “遇到三无人员怎么办?”记者心里有“救护车见死不救三无人员”的疑惑,于是忍不住提问。“先检查救治,再送医院。”徐颖并不避讳:“就怕没有医院肯接收。”救护车通常按照“就近就专”的原则运送病人,但时常还是会碰到医院拒收。“好在现在南京市有了专门收治三无人员的定点医院,但我们的救护费是没指望的。”顾正天说。

  这些对徐颖他们来说,已是司空见惯了。而社会上的一些误会和不尊重,更是他们内心的痛。“有人以为一打120,救护车应该立马就到,晚到了就会受到劈头盖脸的骂,遇到那些打架斗殴等纠纷,救护时还可能受伤。而遇到酒精中毒患者、精神病患者,就更危险了。”

  徐颖曾经救护过一名酒精中毒的患者,在运送过程中,担架员的头皮被抓出了血。“被打被骂很正常。”徐颖平静地说,她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情。

  徐颖不太愿意谈及自己的收入,只是淡淡地说:“我们是卫生系统里收入最低的。”记者后来向南京市急救中心急救科科长郝思祥求证,这位从1977年就战斗在急救一线的“老兵”坦然地说:“我现在一年纯收入5万元不到。”

  “守得清贫穷开心”,是郝思祥对新进人员必讲的课。“当你通过努力救活了危重病人,那种成就感会持续很长时间。”郝思祥说,“我们很痴迷这种感觉。”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