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卫生新闻
2025年,这是属于我们的第一条推送
日期:2025年01月01日浏览:6332 次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回首刚刚走过的2024年,南京卫健人脚步铿锵、砥砺前行,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健康新画卷。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眸2024年事关健康的精彩亮点,带着力量与温暖,奔赴充满希望的新征程。

       亮点一:公立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体验紧密相连,承载着民众对健康生活的深切期望。自《南京市率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后,2024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出台,汇聚了全市15个部门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的36条创新举措,加大保障支持,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肯定推广。

       近年来,我市统筹推进医改,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路径,聚焦提升疑难复杂危重疾病诊疗能力、医学科技创新水平、医院整体运行效能,入选多个国家及省级改革试点项目,聚力打造了一批医疗技术顶尖的高水平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多项改革试点成果斐然,南京鼓楼医院入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国家试点医院,南京地区10家公立医院入选江苏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其中南京市医院5家)。在江苏省16家高水平医院中,南京地区公立医院占到12家(其中市属医院5家)。在最新公布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中,南京多家市属医院成绩刷新历史最佳排名,9家市属医院中有7家考核结果为A等级及以上,并一举拿下多个综合医院、专科“最高等级”。近年来,我市更连续被国家和江苏省表彰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有效探索了我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路径,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南京样本”。

       亮点二:医疗服务提升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守护市民健康”一系列民生实事清单,在增进群众福祉上下功夫,多方位立体式为市民生命健康护航。

       新增建设3个急救站点,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体系;提前“预住院”,让患者省时省钱;一站式“病床边结算”,不到5分钟快捷出院;手语门诊、全程陪诊,特殊患者就医再也不用畏首畏尾……2024年,“一次挂号管三天”的惠民就医举措落地,给患者带来便利与实惠。与此同时,南京各级医疗机构针对患者就医的“痛点”,持续探索推进各项医疗服务新举措,做好多维度“加减法”,简化就医流程、缩短等待时间,提升就医体验,频频得到患者点赞。

       提升“民生温度”,增加“幸福厚度”。南京市口腔医院聚焦残障患者的特殊就医需求,精心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全程导诊、挂号、取药等一站式贴心服务,确保患者就医无忧;南京市卫生监督所创新推行医疗机构沉浸式执法模式,全方位筑牢医疗质量安全防线,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一系列务实举措,不仅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强化了医疗质量监管,还让群众在看病就医过程中的体验感和获得感稳步提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为帮助老百姓就近看病,看好病,建设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功能中心、开展基层常见病综合防治培训和筛查列入2024年度南京市民生实事。通过大力发展内镜中心、血液透析诊疗中心等一系列强基层举措,为老百姓就医提供“家门口”的“医”靠。目前,南京已建有14家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为周边居民提供着全面、高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有力地夯实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筑牢了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坚固堡垒。

       亮点三:人才队伍建设

       在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坚持引才与育才双管齐下,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卫生人才梯队。2024年,我市1人入选“长江讲席”、1人入选第九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1人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人入选海外博士后专项。

       在国家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的激烈角逐中,我市人才脱颖而出,1人荣耀入选国家杰出医师,成为行业楷模,4人成功入选国家优秀青年医师,彰显出青年医学人才的蓬勃朝气与深厚实力。

       在省级人才选拔的舞台上,同样成绩斐然:省第七期“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中,12人凭借卓越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入选第二层次培养对象,85人成功跻身第三层次培养对象行列,为省级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省“双创计划” 选拔里,2人脱颖而出入选省 “双创人才”,53人入选 “双创博士”,在全省范围内名列前茅,充分展现了我市卫生健康人才的创新活力与竞争优势。

       亮点四:科技创新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我市公立医院百花齐放。在备受瞩目的2024年美国心脏病学年会上,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陈绍良教授团队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研究领域开展的ULTIMATE-DAPT和IVUS-ACS两项突破性研究成果,研究论文同步发表于国际医学顶刊the LANCET(《柳叶刀》)上,同时改写了国际心血管治疗指南。这两项来自中国的临床实践,不仅优化了介入手术操作和术后服药方案,更填补了全球指南的空白,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心血管界在全球的地位。南京市第二医院验证了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病理小组(IAIH-PG)于2022年提出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织学诊断标准,标志着该院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与此同时,高层次创新平台培育持续发力,积极促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为医学科研创新营造了肥沃的土壤。南京鼓楼医院顾宁院士领衔的“基因与细胞仿生医学研究设施”项目,凭借其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和扎实的科研基础,成功入选江苏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项目。

       此外,《关于促进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精准出台,全力打造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在这一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显著,共计成功转化30项医学科技成果,展现出强大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其中,鼓楼医院成功获批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细胞治疗与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进一步彰显了其在医学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的领军地位,为南京市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亮点五:暖心“医”瞬间

       在各大医院里,在飞机高铁上,在街头巷尾,在百姓身边,暖心的“医”瞬间每天都在发生。

       8月,南京市第二医院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一名患者于入院当晚10时突发剧痛并呕血,颈部切口血流不止,意识逐渐模糊。面对如此紧急情况,医院多学科团队迅速集结、紧密协作,最终成功抢救了这名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患者,使其转危为安。

       温暖的气息不仅弥漫在南京的每个角落,更跨越千山万水,传递至遥远的他乡。2024年,南京市儿童医院“心连心”医疗团队继续前往西藏拉萨墨竹工卡县开展义诊。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务人员的神圣使命,编织起一条跨越地域的生命纽带,彰显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十年来,南京市儿童医院“心连心”医疗团队在墨竹工卡县筛查了近3000名儿童,免费救治患有先天性缺陷疾病的儿童近百名,还培养了一批当地的医务工作者,为墨竹工卡县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亮点六:医疗资源焕新

       “帆船”造型的护士站、“蘑菇”造型的候诊区,随处可见的柔和曲线、时尚丰富的莫兰迪色彩……走在崭新的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丁家庄院区,花园式的环境、智慧化的医疗设施及管理,令人惊叹。

       为了让患者享受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效率,解决患者诊疗连续性的问题,医院利用信息化技术设计全新就诊体验,推出“院内精准转诊转介”这项服务举措,构建了保健科室与临床科室的转介以及临床各专业科室之间的转诊网络,打破了科室与专业条框限制,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应,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了医疗保健服务的连续性、整合性与协同性,从而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就诊体验。

       与此同时,医院还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上线新的号源管理平台,通过集中控制、统一管理全面提高号源利用率;规范预约流程,依托智慧服务优化复诊预约方式,提高诊间预约率;全面推进检查预约平台覆盖面,开展超声多模式分时段预约,让优质医疗护理资源服务更多群众。此外,医院通过实现节能运行智能化、监测预警实时化、运维服务高效化,对水、电、气等全时供应保障,为广大人群营造身心放松的就诊环境。

       亮点七: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2024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知,南京市成功上榜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南京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条例》印发实施,依托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城市的发展契机,全力打造一支技术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中医药基层人才队伍,为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与此同时,基层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和共享中药房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药基层服务网络,让中医药的优质服务更加贴近民众、惠及民生。

       为实现基层中医馆服务能力的突破性提升,市卫生健康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开展了细致入微的分类评估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全力推动五级中医馆的建设进程。经过不懈努力,在2024年,我市共有1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功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顺利挂牌省级五级中医馆,中医特色诊疗服务百花齐放,中医药“防、治、康、养”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亮点八:普惠托育

       我市积极推进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发展示范项目绩效目标的高效落实,加快推进“社区嵌入式办托”“用人单位办托”“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 等创新模式,2024年成功新增普惠托育机构26家,并新建98个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点,极大地丰富了托育服务资源,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多元的托育选择。

       让幼有所“育”、不负所“托”。2024年,我市紧紧把握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建设以及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实施的双重契机,精心谋划、科学决策,制定并印发了《南京市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于9月1日起正式全面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阶段性的发展目标:至2026年底,全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需达到4.8个以上,普惠性托位占比要超过60%,同时确保医疗机构与托育服务机构的签约率及指导率均达到100%,实现市、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全面建成与高效运营,进而构建起一个方便可及、普惠优质、医育融合且覆盖城乡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致力于打造成为引领全国托育服务发展的标杆样本,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优质、完善的环境,推动全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家庭幸福安康。

       心之所向,共赴美好。总结这一年,满载收获。展望2025年,南京市卫健系统将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为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从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来源:健康南京微信公众号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