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健康保健 > 健康知识
总感觉疲乏、困倦、身体沉重……你可能中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日期:2023年08月15日浏览:2299 次

       现今社会

       越来越多人相继出现疲乏、困倦、懈怠

       及躯体沉重酸痛等一系列

       精力和体力严重减弱的症状

       这可能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表现

       长期疲劳可能是一种病

       疲劳作为人体的主观症状,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及病理现象的体现。有些疲劳经休息后可以缓解,属于生理性疲劳;有些疲劳由特定疾病导致,随病情的轻重缓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疲劳感,属于病理性疲劳;还有一类疲劳由不明原因引起,持续时间长,休息或睡眠后都难以缓解,属于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慢性疲劳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睡眠障碍、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多种临床症状的一种症候群。它并不属于亚健康范畴,而是一种疾病,需要大家的广泛认识和重视。如长时间疲劳未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又产生了新的疲劳,逐渐累积,积劳成疾,就会形成“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属于中医“虚劳”的范畴,由外邪侵袭、脾胃内伤、久病体虚、劳逸失常等因素,导致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

       且“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情志关系密切,精神紧张、焦虑、思虑太过等情志因素会导致气机紊乱,肝脾功能失调,湿浊内生,阻遏肢体或头面部气机,出现神疲、肢倦等症状。

       疲劳时不可一味进补

       “慢性疲劳综合征”虽属虚证,但治疗时不可一味进补。单纯进补,一方面不利于体内病理产物的消除;另一方面,进补之品多滋腻碍胃,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导致胃脘胀闷、不思饮食。若素体脾胃虚弱,则更       添脏腑负担,导致虚不受补。

       所以不论在饮食还是方药治疗中,可以补虚为主,补虚治本,补先天之不足,调后天之失养。

       但要注意用量,切勿过度进补,可以根据兼夹症状搭配其他食品或药物,以达到防治疲劳的目的。

       艾灸、按摩等方法也可以有效缓解疲劳感。

       穴位艾灸:

       灸法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提升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长期施行保健灸法,能使人身心舒畅,精力充沛,祛病延年。

       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可以选择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腧穴,以关元穴、气海穴、脾俞穴、肾俞穴、足三里穴等作为施灸穴位。

       穴位按摩:

       按揉风池穴、太阳穴、百会穴等头颈部穴位,能很好地缓解头皮和颈部肌肉的紧张痉挛,改善脑部供血不足的情况,缓解头痛、头晕、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当运动反而能缓解疲劳

       运动疗法可以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该疗法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按照严格、专业的运动计划进行,并根据患者的可接受程度,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做剧烈的运动,会加重疲劳的症状,故治疗上多采用强度较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登山、游泳、蹬功率自行车等。

       此外,中医气功,如打坐、站桩、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等,以强身健体、养生康复为目,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最后,容易感到疲劳的人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在季节交替时做好保暖,顺应自然、规律作息,保持心情愉悦,不暴饮暴食、不多食肥甘厚味之品。

       来源:江苏省中医院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