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屎”的那点事儿:深夜热水澡后,找个最舒服的姿势躺在柔软的沙发上,闻着沐浴露的余香拿起一根棉签轻轻摩擦自己的耳道撩拨着被洗澡水打湿的耳屎,一阵阵快感袭遍全身,让人欲罢不能飘飘欲仙,只恨自己只有两只耳朵,嘿嘿嘿,请您务必、一定“对号入座”~
“耵聍”大家有可能听不懂,其实,耵聍就是俗称的“耳屎”很多人认为耳屎很脏,不“打扫打扫”就是不爽但耳屎并非一无是处:
(1)耳屎具有润滑保湿的作用。如果没有耳屎,耳道过于干燥,容易引起耳痒、皮肤烧灼感;
(2)耳屎可以黏住进入耳道的灰尘,阻挡水滴等外来物直接刺激或破坏耳膜;
(3)耳屎味道不怎么样,小飞虫不会喜欢在你耳道里安家;
(4)耳屎使耳道处于弱酸环境,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那么,耳屎究竟该不该挖?经常挖有什么坏处?如何正确的挖呢?
一、耳屎该不该挖?
耳屎不要经常挖,耳道中的耳屎可以对外耳道形成保护作用,空气中的灰尘,一旦进入耳道,耳屎就能粘住它,还能将一些虫子阻挡在耳道外。
外耳道的耳屎在鼓膜前面,可以让声音缓缓传导进去,使鼓膜免受剧烈震动的损害,所以耳屎不要经常挖。
二、经常挖耳朵有什么坏处?
1、经常挖耳朵最大的风险就是会不小心碰伤鼓膜,引起中耳炎或者耳聋。
2、很多人挖耳朵都是用棉签,棉签只适用于擦拭耳廓的位置,用其挖耳朵只会将耳屎往耳道里面捅,使其不能自行排出,长期这样,会让耳屎在耳道过量堆积,若耳朵进水,很容易使耵聍吸水膨胀,腐蚀耳部脆弱的皮肤,引起发炎。
3、经常挖耳朵还会引起耳屎分泌异常,耳屎可能会越来越多,新分泌的耵聍会由原本的片状变成碎屑状,从而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三、耳屎会怎么排出?
耳屎是会自行排出体外的,所以不用经常去掏耳朵。在日常生活中,耳屎会缓慢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它会不断地脱落排出体外,因此不用担心会堵塞耳道。
那么,我们该如何优雅地“挖耳屎”呢?可以每周对耳廓周围清理一次,但是不宜每天都清洁,耳部皮肤脆弱,易发炎感染。当耳朵中的耳垢过多或者日久耳垢积成硬块时,会影响听力,这时可能耳垢不会自行脱落,而且取出困难,这时可以用液体石蜡油滴耳,每日滴3-4次,待耳垢软化后,轻轻取出,若还是不能取出,应去医院处理。
一直挖一直爽,强挖耳屎虽不至于灰飞烟灭,但可能挖破耳道皮肤,甚至引起炎症或者捅破捅伤鼓膜导致听力受损
不挖耳屎,优雅自然来~
来源于:南京市第一医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