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出政治引领,激活党建动能。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读书班、研讨交流、卫信微学堂、卫信思辩堂等多种形式,在理论武装上深耕细作、久久为功。党建引领,统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教育党员、凝聚群众、把好方向、管好大局、确保落实。

二、坚持守正创新,勇攀行业高峰。南京市和3个区、4家医院获得国家互联互通测评五级乙等,7个区和21家医院获得四级甲等。2家医院达到国家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六级水平,16家医院达到五级水平,4家医院获得国家医院智慧服务三级。2024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全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2024)中,南京市在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中保持了第五名的成绩。


三、探索数智驱动,提升管理效能。以市卫生信息平台及医疗卫生大数据为基础打造智慧医疗“领导驾驶舱”,实时监测和分析全市和各区、各医院的门急诊情况、住出院情况、运营情况等,实现“数据一屏展示、指标一屏分析、指挥一屏联动、治理一屏闭环、场景一屏透视”,为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四、加强数据要素,赋能基层质效。市平台数据采集范围覆盖全市44家三级医院、23家二级医院和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入库数据超190亿条,建立居民主索引2854万份,健康档案739万份。定期向各区下发诊疗数据、体检数据、死亡数据、妇幼数据等。健康档案浏览器、智能提示、家医分诊已在全市医生工作站部署并能单点登录,实现双向转诊有通道、健康信息能检索、开药检查有提示。

五、引入新兴技术,拓展惠民服务。南京市体检综合管理平台建成并接入8家医院体检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体检报告标准化采集,实现个人健康画像描绘、健康趋势分析、健康风险预警等。医疗一站式结算、基于公众健康服务的人工智能糖尿病干预系统、基于12320卫生热线的人工智能随访系统、动静态一体远程心电等为民服务不断扩大应用。健康南京app鸿蒙原生应用上架,引领医疗卫生信息化国产化进程。

六、整合医疗资源,构筑服务生态。优化南京智慧医疗顶层设计,完善全市预约挂号、家医分诊、健康证体检、智能导诊、商保理赔、互联网医院、互联网护理、云药房等各项智慧医疗服务,融入健康南京APP、12320,打造南京卫生健康第一服务窗口,构筑覆盖诊前预防、诊中治疗、诊后康复的全流程一体化智慧服务生态。

七、夯实科研基础,争做全国试点。出版2项江苏省地方标准,发布1项团体标准。基于国产开放式版式文档技术的南京市电子病历文件管理和区域应用获得国家、省、市各类荣誉6项,南京成为全国三个试点城市之一开展“电子病历版式文档标准研制和试点应用”。


八、深耕专业领域,打造科普品牌。组织全国各大医疗卫生机构100余位相关专家,结合12320热点分析,精选贴近老百姓的健康问题,编写《12320健康伴你行》系列丛书,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为广大读者提供专业权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丛书获2024年度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图书类三等奖。

九、推动文化建设,涵养精神内核。践行中心“学习、思考、创新、有为”的文化,全体中心职工激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持续学习,不断突破,获得省卫生健康行业网络安全技能竞赛三等奖、市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第九名、市卫健委“安全生产青年当先”主题演讲比赛三等奖等诸多荣誉。

十、弘扬文明风尚,凝聚奋进力量。引领“绿色低碳”“垃圾分类”“合理膳食”等文明新风尚,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中心蔚然成风,始终保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把好传统续写在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