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10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肾脏病。怎么知道自己得了什么样的肾病呢?看症状?测尿检?查肾功?NO!NO!NO!这些远远不够, 相当一部分病人需要进行肾脏病理诊断。
一、慢性肾病患者九成不知已患病
慢性肾脏病格外“亲近”老年人,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刘必成教授介绍,中大医院完成的对江苏部分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调查发现,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32%。尽管慢性肾脏病人群患病率很高,但公众对此普遍知之甚少,人群知晓率不超过10%。九成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慢性肾脏病,关于怎么进一步检查确定为哪种肾脏病,更未曾知晓。特别是基层医院,根本没有资质做肾脏病理诊断。只能根据临床症状和相关检验结果做出诊断。
二、什么样的病人需要做肾脏病理检查?
刘必成教授介绍,一般来说,不明原因的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损害患者,只要没有严重出血倾向等禁忌症存在,均有做肾脏病理的必要。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先天性及遗传性肾脏疾病,继发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肾脏病变等,甚至糖尿病肾病及原因不明的高血压、肾移植后不明原因的肾功能减退等均需要依靠肾脏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然而,有严重出血、肾衰晚期(肾脏萎缩)、孤立肾、合并泌尿系感染者应禁止做肾脏病理检查,严重高血压者需待血压控制后再进行。
三、为什么要做肾脏病理检查?
刘必成教授解释说,病理检查是诊断肾病的“金标准”,只有诊断明确,才能制定出最适合病人的方案,真正做到对症下药。由于病理改变不同,其治疗方案也不一样。如果仅仅按照临床表现治疗,一部分患者可能治疗无效,甚至延误治疗时机,有的则过度治疗产生不良后果。如果慢性肾脏病得不到合理的治疗,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容易发生高血压等心血管病变,肾衰可导致全身多系统受累,如贫血、骨骼病变、神经精神病变等。
来源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