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健康保健 > 健康知识
胃里会“长石头”?冬季要特别当心!
日期:2025年01月13日浏览:1393 次

       冬季柿子、山楂大量上市,很多人都喜欢吃,尤其是老年人,但是经常食用这类食物潜藏着一种风险,就是形成“胃石”。大家在享用美味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预防。

       据专家介绍,胃石形成后,往往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饱胀,甚至能摸到上腹部有硬包存在,如果之前吃过柿子、山楂等,就可初步判断是胃石形成。

       1、胃石如何形成?

       胃石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四大类:植物性胃石、毛发性胃石、药源性胃石以及奶源性胃石,其中,植物性胃石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柿子与山楂这两种水果中含有一种名为鞣质的成分。当人们在空腹状态下食用山楂或是未完全成熟的柿子时,鞣质会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胃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生成一种不易溶解于水的物质——鞣酸蛋白。这种物质会在胃内逐渐沉淀积累。

       更为复杂的是,鞣酸蛋白以及水果中的果胶具有很强的黏附性,它们能够将柿核、山楂果皮以及蔬菜中的植物纤维紧紧黏合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质会逐渐积聚成一个巨大的团块状结构,即我们所说的胃石。如果胃石形成的时间较短,其质地通常较为柔软,但若长时间未能得到处理,胃石会逐渐变硬,难以通过消化系统自然排出或消化。

       2、胃石如何治疗?

       首先,不能空腹进食糅质含量高的食物;其次,短期质地较软的胃石可通过口服碳酸饮料(例如可乐)来溶解。有胃溃疡或胃部疾病的患者不建议口服大量碳酸饮料,因为容易导致胃穿孔和胃出血,这类患者主要通过促进胃肠动力制剂、消化酶制剂等使胃石消解。口服治疗无效的胃石,可以内镜下碎石,甚至不排除外科手术的可能。

       3、如何预防胃石?

       平时脾胃虚寒的患者尽量少吃山楂、柿子、糖葫芦这类食物,胃动力不足或者胃轻瘫的患者更容易诱发胃石。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因此养脾要食些温性的或燥性的食物或中药。我们厨房里常用的各用香料多是温性偏燥的,具养脾之功,如生姜,丁香、肉桂,花椒、小茴香等。注意,进食山楂柿子后避免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另外,艾灸也可以温阳健脾,艾灸脾经原穴太白、神阙等,能改善自身脾胃动力。

       冬季,大家应意保暖,适当增添衣物,贴暖宝宝温煦胃脘部。如果在内镜检查之后发现胃石,建议大家及时就医,切勿盲目服药,以免延误病情。

       来源:健康南京官微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