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营养养生 > 养生知识
最近正大量上市!但我真心不建议你吃超过这个数!
日期:2025年06月19日浏览:370 次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东坡超爱的荔枝,最近正大量上市。

       荔枝果肉晶莹,口感清甜,让人忍不住一颗接一颗。

       然而近日,话题#荔枝病#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

       据报道,近日,广东一女子过量食用10斤荔枝,次日睡醒出现头晕不适、持续性鼻出血等症状,紧急就医后被诊断为“荔枝病”。

       1、什么是“荔枝病”?

       “荔枝病”不是传染病,与吃荔枝有关,但不是所有吃荔枝的人都发病。

       “荔枝病”也叫“低血糖急性脑炎综合征”,是一种因空腹或过量食用荔枝引发的急性疾病,发病人群以4至11岁儿童、营养不良者和糖尿病患者居多,若未及时就医,严重时可导致休克、不可逆的脑损伤、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不过,结合文献资料,需同时满足空腹+大量吃+未成熟荔枝这三个条件,并且是在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和暴发性脑病发作的情况下,才可能造成吃荔枝致死。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不用过于担心。

       2、荔枝那么甜,怎么还会导致低血糖?

       “低血糖”?有人可能纳闷,荔枝含糖量那么高,怎么还能引发“低血糖疾病”?

       此“糖”非彼“糖”!

       “荔枝病”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

       目前认可的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荔枝中含有α-次甲基丙环基甘氨酸(MCPG)和氨基酸次甘氨酸A。《柳叶刀》杂志2017年发表的科学研究认为,这两种物质能够抑制葡萄糖的合成,进而显著地降低血糖。这两种物质在未成熟的荔枝及荔枝核中的含量明显高于成熟果实。

       荔枝本身含有大量葡萄糖、蔗糖与果糖,人体若一次性摄入太多,就容易刺激胰岛素过量分泌,从而引发低血糖反应。尤其是空腹时,体内血糖水平本来就低,若多食荔枝,更是雪上加霜。

       儿童因为体内激素调节能力尚未发育完全,灭活胰岛素能力不足,且果糖酶含量也不够高,所以更容易得“荔枝病”。

       3、那怎么好好吃荔枝?

       荔枝好吃但千万不能一次性多吃,尤其儿童和体弱者要特别注意。那应该如何健康吃荔枝呢?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安全食用荔枝注意事项:

       按照食品安全原则,食用前充分浸泡和清洗,去除荔枝壳表面的保鲜剂及农药。

       不要空腹食用荔枝,因为空腹时人体更容易吸收荔枝中的毒素。

       要避免过量食用荔枝,成年人每天建议不超过300克(约10~15颗),儿童每天建议不超过100克(约5~6颗)。

       避免食用未成熟的荔枝。

       部分疾病患者慎食。患有扁桃体炎、咽喉炎、牙龈肿痛、溃疡性结肠炎、便秘的病人都要避免进食鲜荔枝,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最好避免食用。

       千万别“日啖荔枝三百颗”,“日啖荔枝三百克”就够啦~

       来源:健康南京微信公众号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