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卫健委3月10日上午发布
3月9日0-24时,江苏无新增确诊病例。截至3月9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05例(其中境外输入74例),除2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外,其余均已出院。
当日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解除集中隔离和医学管理1例。截至3月9日24时,正在集中隔离和医学管理的无症状感染者4例。
目前,全省追踪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17642人,已解除医学观察17546人,尚有96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国家卫健委3月10日上午发布
3月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2例,河南1例,广东1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06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持平。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172例(无重症病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510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932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3月9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7例(无重症病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5194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0007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982120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699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无转为确诊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1例(境外输入10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51例(均为境外输入)。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2145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1120例(出院10662例,死亡20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8例(出院47例),台湾地区977例(出院932例,死亡10例)。
最新疫情风险等级提醒
全国境内无中、高风险地区。
境外(除澳门为低风险外)仍全部为高风险地区。
绥化除望奎外所有进出城区疫情防控交通卡口全部取消
记者从黑龙江省绥化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获悉,自2021年3月9日起,除望奎县根据本地疫情防控需要单独制定防控措施外,绥化其他县(市、区)所有进出城区疫情防控交通卡口全部取消。同时全部解除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县乡道路交通管制措施限制,确保人员正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正常流通。
民航局对沙特航空一航班实施熔断措施
3月9日,民航局发出熔断指令,对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SV884航班(利雅得至广州)实施熔断措施。
根据民航局通报,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2月25日入境的SV884航班(利雅得至广州)核酸检测阳性旅客5例,自3月15日(航班入境日期)起,暂停该航班运行2周。该航线3月15日以前入境的航班可继续执行,如期间触发熔断机制,熔断时间将予以累加计算。熔断的航班量不得用于其他航线。
民航局要求,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要做好后续航班旅客安抚和机票退改等服务工作。
外媒:全球超3亿人接种新冠疫苗
参考消息网3月9日报道 据塔斯社3月8日报道,根据塔斯社汇总多个国家以及专家和媒体的数据,全球接种新冠疫苗人数已超3亿。
报道称,目前已有3.014亿人接种新冠疫苗,占全球人口总数的3.8%,是全球确诊病例数量的2.5倍。世界卫生组织此前表示,全球至少要有70%的人接种疫苗才能实现群体免疫。世卫组织欧洲区域主任汉斯·克吕热表示,疫情会一直持续到2022年初。
疫苗接种人数排名前五的国家为美国——逾9000万人,中国——5250万人,英国——约2300万人,印度——2070万人,巴西——1060万人。这五个国家疫苗接种人数之和超过了全球接种总数的60%。
在接种人口占比方面排名第一的是以色列(超过97%的公民接种),第二名是塞舌尔(84.5%),第三名是阿联酋(65%)。
德国境内首次发现“B.1.525”变异新冠病毒
据德国媒体当地时间8日晚间报道,位于柏林-勃兰登堡机场的病毒检测中心在当天早些时候,发现一名来自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公民感染了名为“B.1.525”的变异新冠病毒,这是德国境内首次发现该种目前在尼日利亚较为常见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报道指出,“B.1.525”变异新冠病毒与最早在英国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非常相似,但其中的一种蛋白质突变跟最早在南非和巴西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一致。
有消息披露称,“B.1.525”变异新冠病毒自2020年12月被发现以来,已在19个国家确诊感染约280人。
专家提醒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当前境外输入风险仍然存在,疫情防控不能放松。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
一、合理安排出行,主动配合查验。原则上不前往境外高风险地区,入境来苏人员主动申请和使用“苏康码”进行健康状况申报,并向社区或单位报告,配合开展隔离医学观察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二、减少不必要的聚集。聚餐时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应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三、保持健康习惯,自觉做好防护。乘坐电梯、公共交通工具及出入农贸市场、超市商场等人员聚集场所时,需全程佩戴口罩。公共场所注意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缩短停留时间。注意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肘袖遮掩口鼻。加强室内通风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四、坚持健康饮食,去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冷链食品,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储存和加工食物时,砧板、菜刀、餐具等生熟分开、及时清洗。肉蛋海鲜等食物烧熟煮透。
五、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来源于:健康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