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喜欢泡脚养生,但你知道吗?泡脚看似简单,其实大有讲究。泡脚的最佳温度是多少?哪些人群不建议泡脚?
这篇“泡脚攻略”,建议收藏。
一、这几个泡脚知识点你还不知道?
1、泡脚水不是越热越好
每次泡脚都要用很烫的水才感觉有效?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医生介绍,普通人长时间用过热的水泡脚,可能导致静脉扩张。尤其是糖尿病和静脉曲张人群,泡脚水温不宜过高。
小贴士:泡脚的水温尽量控制在40℃以下。儿童对温度极其敏感,老年人对温度感觉迟钝,二者泡脚应当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2、泡脚时间并非越久越好
泡脚时间久了可能会引起血液回流障碍,导致脚部皮肤受伤,排汗过多、大脑缺血则容易出现头晕、心慌等问题。
小贴士:每次泡脚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微微出汗即可。儿童的皮肤比较细嫩,不宜久泡,且泡脚时间过长,足底的韧带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发育形成和维持,因此,儿童的泡脚时间可缩短为10分钟。
3、饭前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
泡脚建议选择在饭后1小时再进行,或是晚上入睡前1小时泡脚,比如10点入睡,即9点泡脚比较合适。
4、泡脚不宜大汗淋漓
医生建议,泡脚后建议喝杯温水补充水分。泡脚时以微微出汗为宜,千万不要大汗淋漓,尤其警惕睡前泡脚出大汗。泡脚出大汗时,气血会随着津液外泄,导致困倦、乏力、头晕、打不起精神。
5、泡脚后要马上擦干
如果泡完脚不及时擦干水分,湿寒容易从脚部进入体内,特别是秋冬季,脚底更易受凉。
小贴士:泡完脚应马上用干毛巾擦干水分,必要时涂抹润肤膏,体弱或生病者最好再穿双袜子。
二、专家提醒,如果您希望通过泡脚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养生目的,仅用白水可是不够的哦。加点生姜、艾叶祛祛寒,爱养生的中国人早早地就把中药材搬进了泡脚桶里。中药足浴的原理是通过脚部的穴位来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改善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和体质。其中,像红花、当归、透骨草、川芎等中药材都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通过足部的经络吸收后,还可以起到镇静、安神和促进睡眠的作用。
三、专家建议,不同药物组成的泡脚方养生侧重点各异,在网购泡脚方之前,最好先去医院做一次全面的体质辨识,或者根据医生的建议,通过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便捷配药,这样会更安全。
四、并非人人都适合泡脚
1、下肢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不建议泡脚
泡脚可能会对下肢静脉血栓产生刺激,导致下肢静脉血栓脱落,甚至还可能会引发病情加重。
2、糖尿病患者:注意水温
泡脚时要特别注意水温,水温控制在38°C~40°C为宜。
3、心脑血管病患者:泡脚需谨慎
如果泡脚时间过长或水温过高,会使更多血液流向下肢和体表,可能引起心脏、脑部等重要器官的缺血,出现头晕眼花、心慌、胸闷等症状,甚至引起不良的后果。
4、妊娠期和经期:谨慎泡脚
尤其在使用中药足浴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来源:健康南京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