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疾病防治 > 疾病知识
关爱他,更要关注Ta……
日期:2024年11月15日浏览:6785 次

       几家欢喜几家愁,很多三十而立的男性结婚数年,还没有孩子,让他们愁上眉梢。男性精子数量和质量的持续降低,成为生育路上的拦路虎。有哪些因素会使得“小蝌蚪”变得“少弱病残”呢?“小蝌蚪”变得“少弱病残”后还能恢复吗?

       一、“小蝌蚪”为什么变得“少弱病残”?

       国内外研究提示,男性不育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而男性精子的质量却逐渐下降。好好的精子,为何变得“少弱病残”?陆金春主任介绍,男性生育路上的拦路虎真不少,与年龄、不良生活方式、环境、精神压力等都脱不了干系。

       与女性一样,男性也有最佳生育期。以往认为,男性可以在任何年龄,只要还有精子,就可以生娃。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35岁以后,男性精子的遗传物质即DNA的碎片率会明显增加,这会导致受孕机率降低、妻子流产或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增加。因此,男性与女性一样,育龄夫妇的最佳生育年龄为25-35岁。

       1、不良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少育龄期男性的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小蝌蚪的质量。

       如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会抑制雄激素分泌、损伤精子,烟草中的镉会在睾丸沉积;

       酗酒,长期过度饮酒会影响精子生成和活力;

       缺乏运动会导致肥胖,肥胖男性的少精子症发病率是正常体重男性的3倍,肥胖还会导致雌激素蓄积,影响男性性功能;

       局部高温,经常穿紧身裤、喜欢泡温泉、蒸桑拿的男性,会导致阴囊温度升高,而精子喜欢相对于体温偏凉的环境(35-37℃),小蛋蛋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必将影响“小蝌蚪”的生成和存活。

       2、环境因素

       研究显示,全球精子数量减少可能与邻苯二甲酸酯类有关,而这一物质广泛存在于食品包装、清洁剂、壁纸等中。汽车尾气中的二恶英,洗发水、化妆品等中的环境雌激素,各种杀虫剂、油漆、重金属、射线、有机溶剂等均可能影响“小蝌蚪”的正常发育。

       3、精神压力和饮食

       现代中青年男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明显增大,其会导致皮质醇激素的释放,而皮质醇可以降低雄激素水平,进而可能影响精子产生。精神压力增大很容易导致暴饮暴食现象。现代年轻人喜欢吃油炸、烧烤、火锅等,饮食不均衡广为存在,长期偏食可能会导致微量元素锌、硒、钙、维生素等的缺乏,进而影响精子质量。

       4、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全身或生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精索静脉曲张、泌尿生殖道感染包括附睾炎、睾丸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睾丸结核、睾丸肿瘤等,应用某些化疗药物、激素类药物、抗抑郁药等,进而导致少、弱、畸形精子症。

       二、如何预防“小蝌蚪”的“少弱病残”?

       面对这些拦路虎,如何保护好“小蝌蚪”呢?陆金春主任支招六大锦囊,助力“小蝌蚪”健康游起来。

       1、早睡早起,不熬夜

       对于育龄期夫妇,尤其是备孕的男同胞们,早睡早起真的很重要。只有身体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你的“小蝌蚪”才能更好的休养生息。

       2、戒烟戒酒

       如果准备备孕,至少要提前3个月开始戒烟戒酒,因为“小蝌蚪”从一个精原细胞发育为一个成熟的精子需要约72天的时间。而且,戒烟戒酒可以增进夫妻感情。

       3、合理饮食

       多摄入有利于精子产生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锌、硒等微量元素的蔬菜水果,适量摄入鱼、虾、牛羊肉等优质蛋白质。烧烤、油炸等食物偶尔为之即可。

       4、保持“胯下”凉爽

       建议男士们穿较宽松的平角内裤,避免长期穿紧身牛仔裤、蒸桑拿、泡温泉等,不把发热的食物、笔记本电脑放在胯上,减少久坐和长途骑行。

       5、适当多运动

       适当多运动可以提高男性的睾丸激素水平和精液质量,而且可以增强体质、避免肥胖、缓解精神压力、维持良好的性功能等。但长期过度剧烈运动可能对精子不利,而且可能会引发精索静脉曲张。

       6、适度性生活

       既不要长期禁欲,也不要性生活过于频繁。禁欲时间过长,精液量会增加,但精子活力会明显降低,而死精子和畸形精子会明显增加;性生活过于频繁易导致精子数量和精液量明显减少。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受孕。育龄期夫妇一周适宜进行2-3次性生活。

       7、其他方法

       育龄期男性应避免接触环境有害物质、有生殖毒性的药物等,应保持心情愉悦。如果遇到影响情绪的事件或者感到压力很大,可通过尝试深呼吸、散步、运动、听音乐、旅游等方式来宣泄情绪。

       三、如何治疗“小蝌蚪”的“少弱病残”?

       1、完善相关检查

       育龄期的男性精子如果已经变得“少弱病残”了,专家建议及时就诊生殖科或男科门诊,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首先排除全身性疾病的影响,如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生殖系统的相关检查,如精子功能分析、精浆生化指标检测、性激素水平测定、男性生殖道感染相关检查、男性生殖系统B超检查、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核型分析等,通过这些检查,一般可以寻找出导致“少弱病残”精子症的原因,根据相应的原因可以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2、选择合适的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但是,还有一些“少弱病残”精子症患者找不出具体原因,这被称为特发性或原因不明性“少弱病残”精子症,这类患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精子数量、前向活动精子的比例、精子畸形率和DNA碎片率等,选择合适的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如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等。

       友情提醒

       总的来说,尽管“小蝌蚪”比较脆弱,但只要我们自身多加以保护,人类生育力的维持并不是问题。

       来源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官微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