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疾病防治 > 疾病知识
96岁老人频发“室上速”,咋治?
日期:2025年03月04日浏览:1396 次

       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困扰多年的96岁高龄的“老革命”鲍爷爷,经过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的精心治疗成功接受了心脏射频消融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心悸气喘的症状显著改善老爷爷又重新焕发了活力。目前,鲍爷爷恢复十分顺利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据了解,96岁的鲍爷爷曾参加过抗日战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是大家眼中的革命英雄,更是个长寿明星。然而,反复心悸气喘八年却一直困扰着他的生活。

       八年前,鲍爷爷开始出现胸闷心悸不适,家人慕名来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找到心血管内科丁建东主任医师就诊。丁主任为其做了冠脉造影,查出冠心病、多支血管严重病变,并在右冠状动脉植入了支架,术后胸闷症状较前缓解。但鲍爷爷仍时常感到自己心悸难受,休息和服药均不易缓解,家人送他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考虑到鲍爷爷高龄等情况予以保守治疗。但是,经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仍不理想,鲍爷爷心悸等不适依旧反复发作。

       今年3月,鲍爷爷的家人再次带着老爷子来到心血管内科丁建东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就诊,丁主任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后,为进一步治疗将其收治入院。鲍爷爷多次发生心悸难受,查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两次发作时间较长,出现血压下降,鲍爷爷几乎不能耐受;还好抢救及时,每次都化险为夷。

       随后,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根山主任医师、丁建东主任医师、陈龙副主任医师、王宇主治医师、刘耀武主治医师、周千星主治医师等紧急进行病情讨论,综合评估患者各项指标及具体情况:

       一方面患者超高龄,合并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行心脏手术风险高;另一方面鲍爷爷的心动过速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发作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病人不耐受等情况;认为心动过速对鲍爷爷的影响巨大,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在经过充分术前评估,并在患方充分信任支持下,决定为鲍爷爷施行射频消融手术。

       当天中午,经过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工作,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陈龙副主任医师及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手术,术中诊断为房室结双径路所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在经典慢径处行射频消融效果不佳,后在冠状窦内行射频消融后,反复程序刺激示慢径消失,房室传导无跳跃性延长和回波,未能再诱发出心动过速。术后第一天,鲍爷爷就顺利下床活动了,精气神十足。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属于心动过速呢?陈龙副主任医师指出,心动过速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超过正常范围,一般是指静息心率大于100次/分。引起心跳过快的常见原因可以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功能性的原因,包括运动、情绪激动、长期失眠等;器质性的原因,包括阵发性室上速、房扑、阵发性房颤等。若心率过快是由房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等心律失常疾病引起时,患者多有心悸不适症状,部分患者有血压下降、血栓形成和栓塞等风险。

       据丁建东主任医师介绍,目前,治疗室上速、房扑、房速、房颤、房早、室早、室速等,都可首推经导管消融术,比如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等,具体的治疗方案因人而异。

       射频消融术属于其中的一种,通过穿刺血管,把电极导管送入心脏的相应部位,先检查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机制和异常结构的位置,然后将导管送到局部释放射频电流,使局部产生高温,通过热效能,使局部组织发生脱水、干燥、坏死,达到治疗目的。手术多在局麻下进行即可。这种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往往在数毫米左右,多不会造成机体明显危害。

       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根山教授指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手术,术中局麻,病人全程清醒;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痛苦少,术后复发率低。

       射频消融术有利于恢复正常心律,成功率远高于药物治疗;能够显著减轻或者消除心律失常症状;减少或避免了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因此,患者一旦出现胸闷气喘、心慌不适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有效治疗方法。

       来源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官微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