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健康保健 > 健康知识
“炎”值加码,小心“室内中暑”
日期:2024年07月06日浏览:12527 次

       高温天,能不能出门?中暑主要发生在什么时间?哪些人群易中暑?如何加强防护?

       一、加强通风,小心“室内中暑”

       “虽然都知道要降温,但不少人也会走入误区。”卢虎提醒,“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但不是只有户外暴晒才会中暑,在通风不良的室内闷热环境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供应不足,更易出现头痛和头晕等症状,导致‘室内中暑’。尤其是体弱多病者、老人更要警惕。”

        二、防暑不止看温度,湿度也很关键

       必须外出时怎么办?卢虎建议,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避开10点至下午3点时间段,并减少逗留时间。如在中午出门,可以不时在银行、商场等室内凉爽场所,休息数分钟后继续户外活动。出门不仅要看户外气温,还要关注湿度。尽量别在湿度较高时出门,当相对湿度较高时,体感温度将比实际温度高。有研究显示,当相对湿度达到50%,即便实际温度只有33摄氏度,体感温度也将超过37摄氏度。

       三、做足防护,防暑药品随身带

       此外,出门的防护也要做足,遮阳防晒不可少。要提醒的是,高温天并非穿得越少越凉快。皮肤确实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皮肤温度高于气温时,露出四肢等有助散热。但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37摄氏度时,人体热量的散发几乎全靠出汗来完成,此时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此,穿得越少,从外界吸收热量的面积也就越大,反而使人感觉更热。穿得少还会让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之下,增加灼伤的可能性。

       来源:健康南京官微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