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血糖不只是“饿”出来的,可能是多种疾病信号
专家介绍,一般血糖过低(<2.8mmol/L)时会引发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视力模糊等症状。诱发低血糖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食不规律或食物摄入不足。比如长期饥饿、过度节食、未及时进食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会因能量来源中断而诱发低血糖。例如直播从业者长时间工作导致饮食紊乱,可能引发突发症状。需要强调的是,低血糖并不都是“饿”出来的,在剧烈运动过程时,身体对葡萄糖的需求量会增加,如果运动前没有摄入足够的食物补充能量,或者运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血糖会因过度消耗而降低,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晕厥的情况。高强度工作导致的体力透支也属于类似情况。
此外,低血糖也可能是一些健康隐患的信号:
1、药物使用不当
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等药物使用过量或不规范使用,可能直接导致血糖骤降。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物时如剂量过大或饮食摄入不足,就可能在用药后出现低血糖症状。
2、内分泌系统疾病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胰岛素分泌延迟、胰岛素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疾病,会导致升糖激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异常。
3、肝脏疾病
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可能影响糖原合成与储存,导致血糖调节能力下降。
4、酗酒或中毒
酒精会抑制肝脏的糖异生作用,大量饮酒后身体不能正常将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来补充血糖,同时酒精还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如果酒后没有及时进食很容易出现低血糖。此外,荔枝中毒时因为荔枝富含果糖,大量食用后果糖代谢时会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血糖迅速下降。
另外,免疫系统异常导致激素分泌紊乱,胃切除术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都可能引发反应性低血糖。
二、有些低血糖症状需立即就医,延误可能危及生命
专家介绍,并不是所有人出现低血糖后,吃点甜食缓解症状之后就可高枕无忧,以下这些症状必须立即送医,不能耽搁。
1、昏迷或濒临昏迷:低血糖导致大脑能量严重不足,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完全昏迷,需紧急静脉注射葡萄糖。
2、持续性意识混乱:无法正常应答或出现幻觉、狂躁等精神异常表现,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已受损。
3、抽搐或惊厥:突发肢体抽搐、牙关紧闭等癫痫样发作,表明脑功能严重紊乱。
4、视力急剧下降或失明:双眼突然视物模糊、黑矇或视野缺损,可能与低血糖诱发视网膜缺血相关。
5、胸闷或心绞痛:低血糖导致肾上腺素激增,可能诱发急性心肌缺血,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甚至引发心肌梗死。
6、持续性心悸伴冷汗: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钟且伴随全身湿冷,提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能进展为休克。
7、糖尿病患者出现严重低血糖: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的患者若发生意识障碍,可能因药物作用导致血糖持续下降,需专业救治。
8、胃切除术后患者突发症状:消化吸收障碍者低血糖风险更高,若出现手抖、晕厥需警惕严重并发症。
9、口服糖分后症状未缓解:进食糖果或糖水15分钟仍无改善,需立即送医。
10、反复发作的低血糖:24小时内多次发作,提示潜在疾病(如胰岛素瘤)可能,需全面检查。
注意:若出现上述任一症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监测血糖,避免因低血糖导致不可逆器官损伤。
三、记住六句顺口溜,轻松预防低血糖
1、专家介绍,低血糖症状在长期疲劳、饮食不规律的年轻人群中尤为常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监测血糖是重要预防手段。为此,大家可以记住以下六句顺口溜,轻松预防低血糖。
2、进食有规律:早餐必吃!午晚餐间隔不超过5小时,两餐间加个苹果/坚果(如上午10点、下午3点)。超过6小时未进食,最好先补充能量再继续工作或者学习。
3、随身带颗糖:随身带2-3颗糖果,头晕手抖时立刻含1颗。选硬糖比软糖好(不易融化),独立包装更卫生。
4、空腹不运动:运动或干体力活前30分钟,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5、尽量少熬夜:连续3天睡眠<6小时,低血糖风险翻倍!晚上11点前放下手机。睡前喝杯温牛奶(含天然糖分+助眠)。
6、吃药遵医嘱:糖尿病患者严禁自行增减胰岛素/降糖药,换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平时严格按医嘱服药。
7、空腹不饮酒:空腹饮酒后2小时最危险!聚餐时先吃主食再碰酒杯。空腹喝高度白酒比啤酒更易引发低血糖。
来源:健康南京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