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3月23日疫情通报|国家卫健委: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信息将整合入健康码
日期:2021年03月24日浏览:1874 次

       江苏省卫健委3月23日上午发布

       3月22日0-24时,江苏无新增确诊病例。截至3月22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08例(其中境外输入77例),除4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外,其余均已出院。

       当日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截至3月22日24时,正在集中隔离和医学管理的无症状感染者10例。

       目前,全省追踪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17832人,已解除医学观察17546人,尚有286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国家卫健委3月23日上午发布

       3月2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广东4例,陕西2例,上海1例,四川1例,云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38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持平。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156例(无重症病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521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055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3月2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58例(无重症病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532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0115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985520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181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4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1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37例(均为境外输入)。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2451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1397例(出院10901例,死亡20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8例(出院47例),台湾地区1006例(出院963例,死亡10例)。

 

       最新疫情风险等级提醒

       全国境内无中、高风险地区。

       境外(除澳门为低风险外)仍全部为高风险地区。

 

       国家卫健委: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信息将整合入健康码

       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23日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全国基本实现“一码通行”,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广完善健康码的管理,确保健康码管理全国政策一致、标准统一,同时积极推动通过技术手段将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信息自动整合到健康码里,无须本人填报。这些工作各地正在进行中。

 

       不用打针,吸入用新冠疫苗要来了

       央广网北京3月23日消息 3月23日,康希诺生物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其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公告称,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合作开发的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中国新冠疫苗海内外接种过亿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3日最新信息:中国疫苗海内外接种过亿,安全有效,我国将推进全人群接种新冠疫苗,构筑最大免疫屏障!

 

       河北南宫首例新冠感染者细节披露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披露了今年1月初发生在河北邢台南宫的新冠病毒感染事件传播链条。2020年12月25日,南宫市的首例病例(患者A)在石家庄市的河北儿童医院与另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患者B)有接触。两人在彼此相距4.5米的房间里呆了16分钟。在此期间,他们没有说话或触摸相同的物体。患者B取下了两次口罩吃东西,然后患者A摘下口罩打了电话。

 

       英国过半成年人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

       当地时间3月21日,英国已有逾2760万人,即超过一半的成年人,接种了至少一剂新冠疫苗。对此,英国首相约翰逊称感谢每一位参与者。

 

       专家提醒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当前境外输入风险仍然存在,疫情防控不能放松。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

       一、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既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又保护他人、保护整个社会人群。如需预约,或有疑问,可通过线上或电话等方式,咨询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及接种单位。

      二、合理安排出行,主动配合查验。原则上不前往境外高风险地区,入境来苏人员主动申请和使用“苏康码”进行健康状况申报,并向社区或单位报告,配合开展隔离医学观察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三、减少不必要的聚集。聚餐时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应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四、保持健康习惯,自觉做好防护。乘坐电梯、公共交通工具及出入农贸市场、超市商场等人员聚集场所时,需全程佩戴口罩。公共场所注意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缩短停留时间。注意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肘袖遮掩口鼻。加强室内通风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五、坚持健康饮食,去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冷链食品,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储存和加工食物时,砧板、菜刀、餐具等生熟分开、及时清洗。肉蛋海鲜等食物烧熟煮透。

       六、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来源于:健康南京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