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医特有概念,并且非常深入人心,也是电视广告的高频词。正因为肾虚太出名了,所以有不少慢性肾病患者会找中医治疗慢性肾病,于是造成各个中医院肾病患者扎堆的现象,而各个中医院的肾脏科都比较强大,也缘于收治了太多的肾病患者。
中医不是擅长治疗肾虚吗,慢性肾病不是肾脏损害很长时间了吗,肾病找中医治,有什么不对?所以肾虚与慢性肾病的关系,是一个广大患者绕不过去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各个中医院治疗慢性肾病,也不是用补肾的中医办法,而是用治疗慢性肾病的规范治疗。为什么是这样,原来慢性肾病与肾虚不是一回事。
肾亏肾虚是中医范畴,慢性肾病(CKD)是西医范畴。虽然中西医所说的肾指的是同一个实体,但目前中西医对肾的理解差别很大。中医对肾的理解认知建立于人类科技水平蒙昧年代,两千多年过去,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中医讲的“肾”跟实际上的肾有很大不同,中医的“肾”涵盖了很多方面,如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水代谢、能量代谢等,而讲到“肾虚”,指的就是以生殖功能退化为核心的上述种种功能出现退化现象,可出现失眠脱发、呼吸不畅、周身乏力、腰酸背痛、骨质疏松等症状。肾虚的主观感受多,而客观可测得指标模糊不确定,即没有明确的检测数据,检查不出肾脏的结构与功能受到破坏的情况。
所以说,肾虚在很大程度上是生命功能衰退,当我们身体出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不舒服症状都可能被归为“肾虚”。因这些情况更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可以认为是衰老的伴随症状。如果这些虚弱现象出现在年轻人身上,极有可能是因为长期压力过大,习惯不良,长期透支身体的结果。在年轻人而言,只要好好调节,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这些症状都是可以缓解的。对老年人可能就要用到中医拿手的补肾疗法了,补充一些人体匮乏的生命物质,具体大致有补肾阴肾阳肾精肾气之类。
慢性肾病是西医的概念,就是指我们肾脏的结构与功能因受到包括衰老在内的各种因素破坏,且持续了三个月以上,使肾脏这一具体器官出现了问题,临床症状表现为蛋白尿、水肿、血尿、高血压等,可通过临床检查诊断其到底是肾小球疾病呢,是肾小管疾病呢,还是多囊肾呢,等等。肾功能不全严重到一定程度,还会影响全身各脏器,表现症状为贫血、重度高血压、高血钾、心力衰竭等。
慢性肾病的病因病情可以通过检查手段确定,但确定之后治疗办法不多,尤其是已经损坏的肾功能绝少可以通过治疗恢复。最重要的治疗目标是治疗原发病,消除损害肾脏的原因,阻止损伤的进一步发生发展,保护肾功能。
无论是程度较轻的慢性肾病还是严重的肾衰,都不能用治疗肾虚的办法还对待,因为治疗肾虚的中药中含有很多不确定的物质,可能会加重肾脏损害。当然,不能排除会有这样的肾友有较明显肾虚症状又检查出有肾病指征,此时的治疗重点应该放在肾病上,捎带酌情治疗肾虚。
因此,大家要搞清楚肾虚和肾病的区别,不会因此犯糊涂而盲目用药,对身体健康造成无谓的危害。我们特别关照广大中老年肾友,不要因为肾病时间长了,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肾虚”了,就想通过补肾的办法来缓解病情。或者那些在中医院求治的肾友,对医生没用肾虚的疗法感到不理解。
来源于:肾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