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健康保健 > 健康知识
肾移植后出现血尿、蛋白尿,可能是被这种病毒“盯”上了!
日期:2019年10月23日浏览:879 次

        咱们前面讲到,会引起移植肾友们术后出现血尿、蛋白尿的因素较多,如排斥反应、药物毒性反应、肾病复发、输尿管结石等都是“罪魁祸首”。其实除了

        前面说到的这些,病毒感染也是导致尿检异常的“元凶”之一,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病毒“家族”里的——“BK病毒”。

        什么是BK病毒?

        BK病毒最初从一位移植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体内提取所得,因该位患者姓名首字母为“BK”,故此得名。BK病毒感染是肾移植术后较为常见的感染,多发于移植术后一年内,感染的主要部位为移植肾和输尿管。

        BK病毒感染有什么危害?

        BK病毒会对肾脏造成损害,直接影响移植肾的长期存活。一旦发生感染,约30~65%的患者会丧失移植肾功能。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可能会发生蛋白尿、血尿、尿路狭窄、肾积水等。

        为什么会发生BK病毒感染?

        目前具体原因尚不明确,BK病毒可能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接着进入血流,并随血流到达肾脏后潜伏下来,当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抵抗力下降时,BK病毒就会被激活,开始对肾脏发起“攻击”。因此由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而导致免疫力低下的移植肾友常常会被这个“坏家伙”“盯”上。

        如何诊断BK病毒感染?

        移植肾活检是诊断BK病毒感染的金标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帮助确诊。

        我们该如何应对BK病毒感染的发生?

        目前并没有治疗该类感染的特效药,其首要治疗原则是调整免疫抑制剂,使机体达到既不引起排斥反应也不引起感染的免疫平衡。一般是先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通过减少药物剂量来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抑制BK病毒的目的。如果调整剂量无效,则需要调整药物的种类,由于患者病情不一,所以不存在统一的治疗方案,需要医生根据个体来调整用药。

        如何预防BK病毒感染?

        术后定期复查是关键,特别是术后一年内,最好前三个月每月一次,三个月后每三月一次,进行PCR检测,该检测可近乎百分之百检测出BK病毒的存在,从而帮助肾友们尽早发现病情并及时处理。

        来源于:肾泰网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