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心理疲劳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亲友、同事提到一个词——“心累”。
身心本是一体的。在身体极度疲劳的状态下,我们的精神状态会变得糟糕。同样,在持续高度精神紧张的状态下,我们也会感到身体疲惫。后一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累”状态,更准确的表述是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也被称为“精神疲劳”,是指由于脑力劳动繁重、神经系统过度紧张,或者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而引起的精神倦怠现象。
英国心理学家海德费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疲劳都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单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疲劳十分少见。一方面,快节奏的生活以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容易造成人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如家庭关系不和睦、人际关系紧张、事业遭遇挫折等,都是诱发心理疲劳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害怕在竞争中失败,所以学习、工作过度,导致精神紧张,也是造成心理疲劳的原因。
如何缓解心理疲劳?这里有几个方面的建议。
1、注意劳逸结合,形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能够帮助身体形成良好的习惯,降低不必要的消耗,对消除疲劳有明显的效果。要合理安排工作、学习时间,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或步行等。可以根据自身状态进行选择和调整,提高肌体的活力,保持一定的精力,提高应对枯燥事物的能力。
2、培养良好兴趣,积极面对生活
从事感兴趣的工作,相对不易产生疲倦的感觉。虽然有时候我们对工作不那么感兴趣,但我们也不必因忧虑而产生思想负担。可以想办法调整自我状态,将工作和其他兴趣结合起来,比如在完成某项工作后,奖励自己可以进行某一兴趣爱好活动。这样的调节机制,可以有效地将单调的工作和积极的兴趣联结起来,从而降低心理疲劳。
3、合理设定目标,正确评估自我
凡事要讲究适度,不能对自己要求过高。比如对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应学会适当放弃,给自己内心"松松绑”。
4、加强人际沟通,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众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生活在融洽、快乐的气氛中,才能有愉快的心境和健康的身心状态。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积极构建和亲友、同事等的关系形成自己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减少心理疲劳的产生,在出现心理疲劳时能及时获得心理支持。
来源于: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