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家健身
居家健身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健身器材,或是结合日常活动开展室内碎片运动,既增加趣味性,又可以增强体质。
1、散步
在家每个房间来回走动,步行速度由慢到快,持续15-30分钟。
2、爬楼梯
可在居住单元楼里进行爬楼梯练习,来回3-5次,每次休息10秒或等呼吸平复后再继续。
3、徒手运动
可以做仰卧起坐、俯卧撑等,锻炼腹肌,增强核心肌肉群。
4、弹力带和哑铃
利用弹力带可进行简单的划船练习,即身体站直,用脚踩住弹力带,然后将其放在身体两侧,用手臂力量将弹力带向上提拉。
二、户外运动
冬季寒冷,如果选择户外运动,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和保暖,充分热身避免发生危险。
1、健步走
健步走要求大步快走,步幅达到身高的一半,要注意走步姿势抬头挺胸,两侧手臂前后有力度地摆动,使呼吸和心跳加快,微微出汗慢跑。
2、慢跑
慢跑对于改善身体代谢水平、提高心肺功能效果显著。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不要求速度很快,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3、骑行
外出骑行要提前关注天气,不要选择湿滑路段,也不要骑行时间过长。
三、注意:动要挑“时”
运动是好事,但得挑挑时间。通常来说,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会逐渐降低,这种温度差异会促使空气发生上下对流。然而在冬季的早晨,情况却有所不同,地面的气温较低,而高空的气温相对较高,这就导致空气的对流活动停止了。这样,汽车尾气等各种有害物质就会聚在地面,不能向空气上层扩散。人们如果早起锻炼,易出现乏力、头晕、咽喉炎、气管炎等疾患,反而危害了身体健康。因此,推荐上午10点左右出门锻炼身体。这时,太阳把地面慢慢晒暖,空气开始上下对流,污染物向高空扩散,地面变得清新,这时候锻炼呼吸到的空气更健康。
另外,人在正常的适度锻炼后应感到很舒服。如果没有舒适感,说明锻炼强度过大。过度锻炼会造成关节、肌肉、肌腱和骨骼疼痛,反而使人感到烦躁不安。
来源:健康南京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