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血管
天冷心脏很“受伤”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寒冷天气。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出现心肌缺血,这是秋冬季节引发心脏疾病的重要原因。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另外,冬季呼吸道感染多发,易诱发肺炎,这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成为心梗的重要诱因。
保健秘诀
1、合理用药,控制血压
同样剂量降压药,夏季可把血压控制稳定,但冬季有可能效果不理想。气温骤降,注意监测血压,避免过高或者过低。血压升高或有头晕、头痛和胸闷等不适及时就诊,及时看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2、注意头面部保暖
冬季要注意保暖,在外出时要重视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要戴口罩、手套和帽子,因为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加快心跳或冠状动脉痉挛。
3、给心脏缓冲一下冷暖
在早晨及晚上这段特别冷的时间里,切忌在外面作业,最好是在中午阳光充裕的时候做一些户外运动。此外,室内室外温差较大,心血管病人一定要注意避免温度的变化,给身体一个冷暖缓冲的过程。
做子女的冬季也要更加关心父母,老人不愿意麻烦子女,有时不适也忍着。每天打个电话问候一下,经常回家看看父母,也许就是救命的!
二、 脑血管
降温后脑梗“说来就来”
冬季是脑梗的高发季节,有些老人是起夜或是早上一起来就发生中风。这段时间也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昼夜温差悬殊,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
保健秘诀
1、拥有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醒来后不要立刻起床,应在床上活动身体,特别是老年人要请家人将室内变暖和后再起床。洗脸、刷牙时要用温水,如厕时应穿着暖和。沐浴前先让浴室充满热气,等浴室温度上升后再入浴。外出时戴帽子、手套、围巾等,注意保暖。等候汽车时做原地踏步等运动。
2、保持血压稳定
高血压患者不能随意停服降压药,否则可能会出现血压反弹。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相当长时间的降压药,使血压保持在较理想的状态。
3、拥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多吃高纤维绿色食物,少吃油腻食物,忌烟酒,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可常吃黑木耳、银耳等。
三、呼吸系统
感冒、哮喘、慢阻肺开始发威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冷空气刺激后气道免疫力下降,继而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
保健秘诀
1、保持室内通畅
注意居室通风,抑制病菌病毒繁殖。提高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注意自我保健,尽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
2、出门记得戴口罩
体质弱的人出门时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有慢性基础病的人群更要注意外界气候变化对自身的影响,身体一旦出现不适时,应迅速到正规医院就诊。
四、消化系统
老胃病容易发作
天气转凉胃肠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因为低温的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
保健秘诀
1、老胃病建议少吃火锅
除了注意腹部的保暖外,虽然常说吃个火锅暖暖身子,但是对于肠胃病人来说,不建议吃太多的辛辣食物,特别是火锅,不要为了一时的口福而伤害了自己的肠胃。
2、没事也要常动动
肠胃病的预防还需要大家记得多加休息,不要熬夜,要常常运动,以便促进新陈代谢。久坐不动,容易影响到消化系统,造成肠胃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肠胃病发生。
五、骨骼
下雪天防跌倒
冬天气温低,人的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运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寒冷刺激下,也易诱发腰痛、肌肉痉挛等。另外,为了防寒保暖,冬季人们通常穿得比较臃肿,动作灵活性、身体协调性都受到影响,而且冬季人体骨骼僵硬脆弱,很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
保健秘诀
1、老人冬季出行要小心
老年人在寒冷的天气里尽量减少出行,出行时最好是有人陪伴或者辅助拐棍等等,不要穿易滑的塑料底鞋。在室外锻炼时,要尽量避开结冰的路面,室内运动也要充分进行准备活动。
2、老人骨质疏松要加强营养
老年人骨质疏松,平时要加强营养,注意饮食搭配,多摄取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多补充钙质,适量补充牛奶以及钙质剤。
六、皮肤
美女穿的少 大腿冻伤了
在临床上发现很多爱美的小姑娘,冬日里穿很薄的裙子,出现大腿的冻伤。由于这些追求风度不追求温度的女孩,脚上穿长靴,但是大腿部只有很薄衣物的覆盖,当气温持续在5摄氏度以下时,大腿可能就面临冻伤。
保健秘诀
1、腿上也要暖暖的
不仅要注意手脚的保暖,晚上睡觉前可以热水泡泡脚,同时腿部及腰部也要增加衣物。
2、红肿热痛要警惕冻伤
当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的冻伤时,要及时就医,不要等到了感染、破溃才进行治疗。
3、少穿紧身打底裤
不建议穿着过紧的打底裤或者紧身裤,长时间穿着会血流不畅,也容易诱发冻伤。天冷了,纯棉秋裤该穿还是要穿。
七、福利贴家庭常用经方两首
1、桂枝汤
组成: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生姜15g、红枣10枚。
煎服法:以水1200毫升,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450毫升,分3次温服。药后喝一碗热稀粥,并注意避风保暖。
功效:御寒健胃、增强体质、恢复体力。
适用人群:体质虚弱,消瘦、食欲不振、自汗、恶风等。各种大病以后,如肿瘤、手术化疗以后、出血、严寒、饥饿、产后等。
家庭适用病症举例
(1)高龄老人的感冒;(2)瘦弱产妇的自汗咳嗽;(3)剧烈运动后的疲惫;(4)饥饿过劳后的体力修复;(5)体质虚弱老人的皮肤病。
服后注意
(1)喝热粥;(2)避免风寒;(3)清淡饮食。(4)每次喝前再加一两勺麦芽糖,还可以调理如下病证:①让瘦弱的孩子变得胖状;②瘦弱女子的便秘;③幼儿便秘腹痛;④瘦弱青年男子的调补。
2、当归生姜羊肉汤
组成:羊肉一斤,当归10克,生姜半斤
做法:羊肉洗净,剁成小块,砂锅中放入足量的清水,放入羊肉后大火烧开后撇掉浮沫,放入当归及葱姜料酒,大火烧开后改小火慢慢煨,肉烂后加入食盐等调料,喝汤吃肉。
功效:温胃祛寒,养血活血。
适用人群:对于体瘦肤枯,面色黄暗憔悴,毛发稀疏易脱落折断,大便干结、痛经闭经的女性尤为适合。
来源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