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天,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节,养生也要顺应自然的变化,以藏为主,通过养阴藏精,为来年阳气生长贮存能量,抵抗力才不“掉链子”,冬藏藏的是什么,应该如何藏?
一、冬季养生,“藏”字当先
《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冬天养生,重在“养藏”。中医所讲的“冬藏”,其实是顺应冬季自然界闭藏之规律。
冬藏到底藏什么、怎样藏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朱立带来解答:
1、藏精。中医认为肾主藏精纳气,冬季养肾固精,可使人体精气内聚,为来年的生机勃发奠定基础。冬天人体的阳气内收,我们要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把能量储存起来。
2、藏神。中医强调“神藏于内”,《黄帝内经》指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藏神对我们身心健康非常重要,生活中应做到保持心态平和,减少焦虑。冬季应宁神静志,避免情绪过激,以防阳气外泄太过。
二、冬藏小妙招
随着冬季气温明显下降,现在是适合“收藏”的季节,藏好身体的阳气,以防寒邪入体,有助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艾灸两个“四指宽”
将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并拢,放在肚脐之下,也就是关元穴的位置,在此处灸一灸,对于保护阳气、养护阳气有重要的意义。膝盖外下方的凹陷处是外膝眼,从这里再比划四横指宽,在胫骨外一寸,是足三里穴的位置,在此穴进行艾灸可以保护阳气,同时还能起到保护脾胃的作用。
2、19时至21时泡脚最补肾
中医认为,19时至21时肾经的气血最弱,在此时泡脚,可使肾经功能更强大。泡脚时还可以用一些中药饮片,增加疗效。比如,艾叶有温经通络、驱逐寒湿的作用,对于平时关节疼痛的人,或总是咳嗽咳痰的慢阻肺人群,可用一些艾叶煮水,在冬天适当泡脚。
红花可以活血、通经、止痛,老年人群若有关节疼痛、老寒腿等情况,可以用红花煮水泡脚,但红花不宜久煮,10分钟左右即可。
在泡脚的同时,配合一些推拿动作,获得的保健效果更好。比如,用两手掐住腰部,揉一揉腰后的两个肾俞穴;泡脚揉脚的时候,顺带揉一揉足三里穴、涌泉穴(蜷足时足心最凹陷处),再拉一拉脚趾。
3、黑胡椒调糊贴足底
冬天早睡晚起也能养阳气。但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睡前不要把手机带到床上,睡前玩手机会导致心神不安,睡着之后还容易做梦。
如果玩手机是因为睡不着,不如试试中医外治法。可以把家里厨房的黑胡椒用清水调成糊状,贴到前脚掌最凹陷的地方,也就是涌泉穴,包裹好之后再穿上袜子,这样可以起到引热下行、引火归元的作用,有利于睡眠。若是家里没有黑胡椒,也可以将大蒜捣成泥来使用。
经常睡眠比较浅、多梦易醒的人,往往是气血不足以养神,可以坚持食用莲子、百合、桂圆等养血安神的食物。若是持续性入睡困难,可以用酸枣仁、粳米熬成粥服用,安神效果不错。
来源:健康南京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