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健康保健 > 健康知识
高血压的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要牢记
日期:2023年10月16日浏览:3652 次

       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寒气渐生

       昼夜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

       这种气候变化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

       更易引起血压的波动,需要注意

       1、重保暖

       俗语言:“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寒露后应注重足部的保暖,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睡前用热水泡脚等,防止寒从脚起。

       高血压病患者尤要注意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即使是锻炼也应在日出后气温升高时,避免受寒冷空气刺激发生血管痉挛,引起血压的剧烈波动,“秋冻”一说并不适用于老人、儿童等体质较弱人群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2、勿憋尿

       寒露之后天气渐寒渐燥,很多人会在睡前大量饮水,一方面会导致起夜频率增加,另一方面不少人也会在夜里或凌晨感到尿意,但由于天气寒冷懒得起床,下意识地憋尿,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憋尿可能会引起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紧张,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且在长时间憋尿后,也不宜突然用力排尿,这样易诱发排尿性晕厥。

       3、长睡眠

       寒露后,昼短夜长,睡眠时间也应作相应调整。早睡早起,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载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4、清饮食

       秋意渐浓,“燥”邪当令。切忌盲目进补,饮食宜清、甘、淡、温、润,不妨多食银耳、百合、山药、枸杞、莲藕、萝卜、荸荠、芝麻、沙参等滋阴润燥之品,少吃辣椒、生姜、花椒等辛散、香燥、熏烤之物。

       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宜食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柚子等水果。

       晨起应温食,热粥为宜,如粳米、小米等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又如百合银耳粥、沙参枸杞粥等亦是佳品。

       5、畅情志

       秋风萧瑟,风起叶落,难免使人悲从中来,易于伤感。此时更应该保持良好心态,适当宣泄积郁之情,登高、赏菊、观枫、秋钓,培养豁达乐观之心。

       预防高血压教你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

       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发布了首部《全球高血压报告》,报告指出高血压正影响着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全球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和/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人数,在过去的30多年间翻了一倍。放眼全球,高血压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普遍偏低,而这种“三低”情况在我国尤为明显。

       定期测量血压是知晓自身血压情况的唯一方式,“理想血压”水平是130/80mmHg以下,长期血压控制不佳,易导致靶器官损害及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命健康。

       自我监测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时便应开始积极关注,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超过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并可在医师指导下尽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对于不同年龄及不同合并症的患者血压达标标准也有所不同。

       ·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

       ·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则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年龄在65-79岁的患者血压宜降至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

       ·8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可控制至140/90mmHg以下。

       “健康生活”是预防高血压和高血压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石),改善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血压或直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1、限制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的风险增加,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我国居民平均食盐摄入量超过9g/日,WHO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建议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

       2、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腰围男性控制在﹤90cm,女性﹤80cm。

       3、适量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同时进行适当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4、戒烟。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

       5、戒酒。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目前已经饮酒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戒酒。

       6、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来源:江苏省中医院微信公众号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