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疾病防治 > 疾病知识
你的胃,怎么了?
日期:2016年01月25日浏览:4827 次

        你是否在忍受不明原因的胃痛?你是否已无数次跟自己说忍忍就过去了?你是否注意到自己看到美味食物也没有食欲而日渐消瘦?有可能你已经患上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为胃黏膜相关变化:胃黏膜变薄、上皮和腺体萎缩减少,基层增厚,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医学界认为本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饮食、自身免疫、胆汁及十二指肠液反流、遗传因素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病情迁延的慢性病,常常让患者感到上腹部隐痛不适,食欲不振,日渐消瘦,虚弱却又无能为力。它进展缓慢,却又变化多端,常会伴随出现胃出血、溃疡、胃癌等可怕并发症。同时统计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患病率呈平行关系。

        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怎么办?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病、难治病。中西医药都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控制病情发展或维持病情稳定被认为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西医治疗所采用的抗幽门螺旋杆菌、胃泌素、增强胃动力等方法控制症状,防止并发症方面较具优势,但对缓解不适症状,调节自身胃肠功能疗效欠理想、且副作用明显不适合临床持久使用。
        根据我们的体会,对于一般的患者,可单采用中医疗法,而对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宜采用西医手术等治疗以尽快控制病情,防止胃癌的发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归于中医学“胃脘痛”的范畴。中医认为其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先天不足等有关。病机总体表现为脾胃虚弱、气机失常与胃腑局部邪实并见的本虚标实复杂证候。临床上以脾胃虚弱、肝胃气滞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脾虚气滞和胃络瘀阻等证错杂出现。
        近年来,中医针灸疗法在改善胃脘痞满胀痛、纳差消瘦及防治癌变等并发症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
        运用中医学整体观念以及中医针灸经络理论,我们在临床上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气机失常”基本病机特点,辩证施治,精选胃之募穴中脘穴、胃之下合穴和胃经合穴足三里穴、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和八脉交会穴内关穴等为主,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以健脾益胃、疏通经络、调畅气机。
        相对于药物内服法,这既减轻了肠胃负担,又无药物毒副作用之弊。短期内不仅能控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主观症状,且对胃黏膜病理学损伤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并且随着针灸疗程的延长和疗效的累积,可逐渐减少甚至摆脱西药及其副作用,从而增强患者体质,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生活调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恢复也十分重要。
        首先,在饮食上要注意。应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宜食富含蛋白质而脂肪含量较低的食物,避免坚硬、刺激性食物。胃酸少时,可适量进食酸性食物。肉汤、鸡汤、鱼汤等,既可增进食欲,还可刺激胃酸分泌,提高胃酸浓度。萎缩性胃炎有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的患者不要吸烟、不要饮用浓茶、烈酒。口味要清淡,不吃含盐太高的食品。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忌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
        其次,生活须规律,每天睡眠要保证8小时。适当散步、锻炼,可进行太极拳、气功等柔和的锻炼形式。同时,情志要豁达,使机体处于蓬勃生机状态。平时可种养花卉、书法、作画、下棋、听音乐等来陶冶情志。
        转自搜狐健康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