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营养养生 > 养生知识
从一颗好肾到尿毒症只需4步!出现这5个表现的人,小心是肾病!最好赶快去看医生
日期:2024年07月27日浏览:19351 次

       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代谢工厂”,负责过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液体,回收营养排除垃圾。

       但无论是人还是机器,当超出承受能力时,就可能发生损伤。

 

       一、尿毒症是“拖出来”的?

       尿毒症是肾损伤最后一站,即肾功能衰竭的最严重和最后阶段。

       此时,患者体内的大量代谢产物无法排出体外,毒性物质不断蓄积,会导致一系列全身中毒的表现。

       一般来说,从一颗健康的肾脏发展到尿毒症,往往只需要四个阶段:

       阶段一:代谢出问题

       肾脏是我们人体特别重要的代谢器官,肾脏受损时,可出现肾功能异常。

       因此,体检时出现了肾功能指标异常,尽量不要大意。

       阶段二:肾功能不全

       随着肾病的不断发展,肾小球就容易受损,当损伤达到75%,肾脏代谢和排泄废物已经受到了障碍,肌酐尿素氮就会超出正常,可出现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阶段三:肾衰竭

       这个时候我们肾脏的受损程度已经非常严重了,容易使人出现易感疲惫、夜尿增多、全身浮肿的现象,身体内的酸碱平衡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此时也被称为肾脏衰竭期,通常需要住院治疗。

       阶段四:尿毒症

       到了尿毒症阶段,肾小球受到的损害已经超过了95%,肾脏功能已经基本上消失了,这时只能通过换肾或透析等方式治疗了。

       据了解,目前中国是全球透析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

       截止到2022年12月底的登记数据,我们国家大陆地区血液透析患者达到844265人,腹膜透析患者达到140544人。该数据表明了中国大陆地区已有近百万人的透析人群!

       更让人可怕的是,多数情况下,肾脏病早期症状隐匿,是个“哑巴病”,没有任何感觉,等发展到尿毒症才出现不适感,但这时再治疗也很难逆转了。

       要知道,肾脏中大部分细胞不具备再生能力,也就是说一旦损伤,不可修复,不可再生!

       因此,对待这个“沉默杀手”,我们一定要在疾病来临之初就揪出疾病信号,并予以扼杀。

 

       二、肾病信号要了解!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下这些症状如果出现,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1.双足、双踝关节或双腿肿胀

       2.血压升高、头晕

       3.食欲变差、恶心、呕吐

       4.疲劳、乏力

       5.容易骨折和骨痛

       尤其是下列人群,具有更高的肾脏病患病风险,应格外注意:

       1.有肾病家族史人群;

       2.糖尿病患者;

       3.高血压患者;

       4.肾结石患者;

       5.痛风患者;

       6.滥用药物人群;

       7.不良生活习惯人群(如高盐饮食、熬夜)。

 

       三、远离伤肾行为!

       生活中,有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堪比尿毒症的“踏板”,会对肾脏产生不利影响,请务必远离:

       1、吃得太咸 

       人体中的钠95%由肾脏代谢和排泄,长期摄入高盐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

       2、大鱼大肉

       虽然鱼和肉类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但长期摄入过量蛋白质,也会让肾脏超负荷。

       尤其是海鲜类食物,嘌呤含量也较高,过多摄入会引发高尿酸血症,甚至肾结石、尿毒症。

       3、常喝饮料

       用饮料代替白开水的行为不可取。

       含糖饮料中含有的过多糖分可能对肾小管和肾小球造成损伤,增加肾脏疾病的风险。

       碳酸饮料中的磷酸盐,可导致钙的排泄增加,增加肾结石的可能。

       4、憋尿

       尿液里承载着人体的代谢废物,憋尿时代谢废弃物不断堆积,会加重肾脏负担,若尿液返回输尿管与肾脏,还会诱发尿路感染、肾炎等问题。

       5、熬夜

       熬夜容易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节律,降低免疫力,影响健康。

       6、乱用药物

       肾脏是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如需用药,应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忌乱服药,尤其是止痛药、各种土单方、偏方等。

 

       来源:养生中国微信公众号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