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眼下正是荔枝上市的季节,荔枝不仅是果肉甘润、营养丰富的水果,更是一味功效颇多的中药。
荔枝药用价值
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能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
除荔枝肉外,荔枝核也是临床常见的一味中药,其药性辛温,专入肝经,有疏肝理气、散结止痛之功效,为治疗肝经寒凝气滞所致的疝气、睾丸肿痛的常用要药。此外,荔枝核配木香,用于肝气郁滞的胃脘疼痛;配香附用于肝郁气滞的痛经及产后腹痛。
荔枝食用方法
盐水浸泡可去火降燥
盐有清火凉血的作用,可以在吃荔枝前后适当喝点淡盐水,也可以把荔枝肉置于淡盐水中,泡一小会后再食用,可去火降燥。另外,荔枝壳性苦寒,能解荔枝之热,吃完果肉后,还可用荔枝壳煎水喝。
忌连续大量进食
吃荔枝一次不要超过10个,多食会令肝火上升,导致喉干舌燥,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恶心、四肢无力、晕眩等不适。特别是儿童,吃3~4粒即可,多吃易生热病。另外,荔枝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忌食。
不宜空腹食用
新鲜荔枝的含糖量很高,空腹吃荔枝会刺激胃黏膜,会出现胃痛、胃胀等胃部不适症状。建议在饭后半小时进食为宜,一次进食量也不宜过多。
来源:养生中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