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时刻要保持美美的妹子们,面膜简直就是各种皮肤问题的“大救星”!
皮肤干燥了,敷面膜!熬夜了,敷面膜!晒伤了,敷面膜!心情不好,也敷面膜!
面膜控简直不敢想象要是没有面膜的日子要怎么过下去!
然而,你知道吗?你认为能“美容”的面膜,却有可能“毁容”于一旦。
2016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告,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的化妆品监督抽查中,发现50批次面膜类化妆品存在非法添加禁用物质问题。
在这些不合格产品中均检出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倍他米松、曲安奈德、曲安奈德醋酸酯、倍他米松双丙酸酯、倍氯米松双丙酸酯、倍他米松戊酸酯等糖皮质激素物质。
长期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类的化妆品可能导致面部皮肤产生黑斑、萎缩变薄等问题,还可能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后果,《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规定其为化妆品中禁用物。
妹子们常常在敷面膜,可是你了解面膜吗?
1.面膜的原理是什么?
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暂时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提高肌肤温度,皮肤的毛孔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使肌肤的含氧量上升,面膜有利于肌肤排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累积的油脂类物质,面膜中的水分渗入肌肤表皮的角质层,皮肤变得柔软,增加弹性。
2.面膜中常见的有害添加物有哪些?
① 激 素
现在市面上有41种激素,会被用于非法添加到化妆品中。其中,糖皮质激素较为常见,它有着“皮肤鸦片”之称,属于皮肤科最常见的外用药物,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我国2007年颁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明确规定糖皮质激素属于禁用物质。
不法商家会把类似于糖皮质激素作用的药物添加到化妆品中,短期使用,会有明显的美白和祛痘功效,但是长期使用含有激素的不良化妆品,可能会导致色素沉着,抑制肌肤的新陈代谢,久而久之皮肤就会萎缩变薄,甚至诱发皮炎。
②荧光剂
含有荧光剂的面膜在使用后会让人的脸看上去变白变亮,同时还会弱化面部各种瑕疵,如痘印、痘痘、斑、皱纹等造成的影响,造成“一用即白”的错觉。
荧光剂是一种会蓄积的毒物,长期大量使用会蓄积在肝肾器官,对肝肾造成损害,还会大大削减人体的免疫力。
③重金属
铅、汞可以阻止黑色素形成,所以美白祛斑效果特别好。大约在使用半年至1年后,皮肤就会出现问题:黑斑加重,细胞结构改变,皮肤屏障严重受损。
汞可美白皮肤,但长期使用会致色素沉淀,并且会损害人体神经系统、肾脏、造血系统、肝脏以及生殖系统。
3.挑选面膜小贴士
面膜材质的触感、厚度及裁切:面膜材质种类很多,有天然与化学之分,天然材质的触感较为柔软细腻;厚度适中的面膜可承载的内容物较浓稠,滋润效果自然较好;面膜的裁切刀数或形状,以能够贴近脸型为佳。
成分栏的标示:不同功效的面膜所添加的成分、浓度有所不同。选购时,要详阅成分标示,若为美白面膜,需详阅是否添加了维生素C、熊果素、曲酸等美白成分,以及使用时间、保存期限;如果是抗老精华液,要详阅添加的是哪一种可以抗老的精华液,以及使用时间、保存期限。
合格验证:购买时一定要详阅是否有卫生合格的标示,根据相关规定,化妆品的标签、包装,应分别刊载厂名、地址、品名、许可证或核准字号、成分、用途、用法、重量或容量、批号或出厂日期并有中文标示。
不同肤质选择不同的产品:干性的皮肤就要选用滋润的产品,而油性皮肤需要选择清洁性能好的产品,防止使用产品时出现的过敏或者营养过度的问题出现。
4.面膜使用小贴士
不同的皮肤类型适合的面膜也有所不同:
①干性敏感肌肤:一周1-2次面膜,不用清洁面膜。舒缓的面膜贴更合适,要避免面膜液有刺激性成分。可以温泉水大喷+面膜纸湿敷(这样避免了防腐剂),也可以选择油份含量高的乳霜型面膜。
②油性敏感肌肤:1周1次清洁面膜,清爽控油 型的面膜贴也可以每周用1-2次。相比含酒精和防腐剂较重的面膜,泥类面膜粉的调和,可以避免刺激,又可以去油消炎。
③干性耐受肌肤:1周1-3次面膜,清洁面膜少用,如果要用清洁面膜,一个月1-2次就足够。保湿型的面膜贴和乳霜型面膜更适合,可以每周1-2次。
④油性耐受肌肤:1周2次面膜,其中含果酸、水杨酸等成分的清洁类面膜是首选,避免高营养睡眠面膜,也可偶尔使用剥离型面膜。
5.面膜使用误区
①油性肤质只用清洁面膜
油性肌肤应该选择控油面膜、清洁面膜、保湿面膜轮换使用。
②天天敷面膜
面膜一般一周一次或者是一周2~3次。如果皮肤问题严重,可以先1天一次,皮肤问题得到改善后也应该延长间隔时间。
③边洗澡边敷面膜
洗完澡之后再敷面膜。
④面膜长时间敷用
敷面膜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0分钟左右。
⑤睡眠面膜代替晚霜
敷完面膜后清洗脸部,然后再涂抹晚霜,帮助肌肤进行修复。
⑥面膜混合使用
按照自己的肤质特点选择面膜,并且应该是隔一段时间更换面膜。
⑦敷完面膜不进行后续保养
来源: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