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大笑、跳跃时有漏尿?有尿意马上去厕所,难控制?需要使用尿垫,防止漏尿?每天不敢多喝水?不敢出门或参加社交活动?
这些难言之隐严重影响着广大女性的健康,造成这一痛苦的“罪魁祸首”是一种被称为“尿失禁”的疾病。
尿失禁,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自主漏尿。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急迫性尿失禁(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 UUI)、混合性尿失禁(mixed urinary incontinence, MUI),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最为常见。尿失禁虽然不会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但是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许多尴尬和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被称为“不致命的社交癌”。
1、压力性尿失禁
国际妇科泌尿协会和国际尿控协会联合提出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定义是:喷嚏、咳嗽或劳动、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口漏出。症状为主诉喷嚏、咳嗽或劳动、运动时不自主漏尿。体征是在增加腹压的同时,能观察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漏出。中国成年女性SUI患病率高达18.9%,在50-59岁年龄段SUI患病率最高,为28.0%。
2、急迫性尿失禁
据国际尿控学会的定义,有强烈的尿意后,尿液不能由意志控制而经尿道漏出者,称为急迫性尿失禁。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20-30岁为15%,40-50 岁为16%,60-70岁为20%。
3、混合型尿失禁
是指患者除了压力性尿失禁,还有尿急和(或)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由于两种尿失禁的相互影响,使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复杂,治疗也更加困难。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尿失禁发病率为18%~53%不等,并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5岁已生育女性中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约为40%,老年妇女的发病率甚至高达70%。美国泌尿学会的统计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女性都面临着尿失禁的困扰。尿失禁,已经成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
由此可见,尿失禁不容小觑。但很多人认为尿失禁是年龄增大而发生的自然现象,选择默默忍受,这是十分错误的观点。大部分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往往羞于就医,导致国内尿失禁就诊率低,不被大众所知。
事实上,先进的医学技术能够很好地治疗尿失禁,尿失禁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治疗才有可能早日摆脱尿失禁的困扰与尴尬。根据指南,常用的治疗方式有:
1、生活方式干预:减轻体重、戒烟、限制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生活起居规律、避免强体力劳动、避免增加腹压的体育活动、避免便秘、治疗慢性咳嗽等。
2、非手术治疗:凯格尔运动、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磁刺激、射频治疗、中医中药等。
3、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是尿道中段悬吊术,为微创手术,手术时间短,安全效果好,术后2-3天即可出院。但手术是有创治疗,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来源于:南京市第一医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