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疾病防治 > 疾病知识
一家五口,四人幽门螺杆菌“超标”!这个习惯每家都有~!
日期:2025年06月19日浏览:483 次

       家住溧水30岁的小陈三年前在体检的候发现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体检医生让他的家人也来检查看看是否“超标”不查不知道,这一查竟然发现和小陈一起吃住的三人(小陈的父母、妻子)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一检查结果让小陈和他的家人震惊忙问这是怎么回事?一人在外经常集体就餐、聚餐等原因感染幽门螺杆菌,回家吃饭不分餐、使用公筷导致全家感染。

       病从口入,我国整体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比例近50%!

       据统计,中国整体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比例将近50%。日常生活中,大家常有在外聚餐的饮食习惯,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高。这种细菌几乎百分之百是吃进去的,因为人们聚餐形式多,导致交叉感染。

       幽门螺杆菌主要存在于胃里面,但可以通过唾液传播。通常情况下,只有密切用餐接触,才会导致感染概率增高。如果同事之间长时间一起吃饭,没有分餐,其中一人感染该细菌,其他人感染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如果丈夫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那么妻子感染细菌的几率就比别人高得多,甚至家里其他人也可能感染。除了吃饭,家人的密切接触也会导致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比较大。但是如果是普通接触,例如吃一次饭就感染上幽门螺杆菌,这种可能也存在,但几率不高。

       按照目前幽门螺杆菌诊治指南需要根除HP,小陈曾医院治疗过3次,但都没有根除。了解患者的病史后,建议完善幽门螺杆菌培养+药敏检查。培养结果发现患者克拉霉素耐药,追问病史,小陈前三次治疗均含有克拉霉素方案,于是根据患者药敏结果选择合适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复查呼气试验阴性!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后复查胃镜溃疡治愈,无再出血发生。小陈的家人来院后经过治疗也根除了幽门螺杆菌。

       很多人一谈到幽门螺杆菌就“色变”:如何避免感染?会不会致癌?看看专家怎么说:

       一、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胃癌吗?

       不一定,但要警惕发展成胃癌的风险

       很多人之所以谈起幽门螺杆菌"色变",是因为其是胃癌的致病因子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包括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性溃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

       对此,科学实验已经证实,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癌。"虽然被证实,但是并不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患胃癌。"他解释,如果感染幽门螺杆菌,最开始可能演变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在此基础上,个别人会出现胃黏膜异型增生,可能会发展成胃癌,但是这种可能还是比较低的。尽管比较低,但一旦变成胃癌,结局很可怕,所以还是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这样就能掐断由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癌的可能。

       二、一旦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治疗吗?

       自发清除不可能,这三种情况要留心!那么,身体患有哪些情况必须根除呢?

       第一,如果在生活中有反复的胃炎,经常不舒服,还患有幽门螺杆菌,这种时候就必须根除;

       第二,如果有消化性溃疡,应该根除该细菌;

       第三,如果有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要根除。

       如果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在体检之中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可以做个胃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做决定。张主任认为,只要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最好还是根除,因为其自发性清除是不可能的。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咋筛查?

       现在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法。碳13和碳14检查方式也很简单,吹口气就能完成。这种检测无痛苦、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高,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一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

       四、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

       日常就餐建议分餐制最好使用公筷。

       日常生活中,最好使用公筷,形成分餐制。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孩子,中年以后患胃癌的几率比较低。对于带孩子的家长来说,在喂养孩子时,不要自己先接触食物,避免交叉感染。

       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吃饭之前一定要洗手。来医院咨询患者中,中青年比较多,他们更注意这一问题,也会督促家里老人来医院检查,但是14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检查。

       对于14岁以下孩子来说,他们的免疫系统还不够完善,可能会反复感染,若使用太多抗生素对身体并不好。14岁之后,如果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只要在20岁之前根除,就能减小因幽门螺杆菌引发胃癌的风险。

       来源于:南京市第一医院官微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