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健康保健 > 健康知识
父母越催促孩子反感心理越严重?教你3招来解决!
日期:2021年05月25日浏览:787 次

       我们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会有做事情拖拖拉拉、丢三落四的小毛病,但是父母对我们的要求比较高且看待得也特别重,因此都应该亲身体会过父母经常在耳边催促唠叨的经历。虽然父母经常催促的初心是想让我们能够在一次又一次的督促下解决掉身上的一些小毛病,但是他们没有深刻考虑到长期这样做对孩子的内心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打击。

       那么为什么父母越催促孩子反感心理越严重?

       1、孩子本身就爱玩,专注力不够

       我们都知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是比较重的,自制力就会比较差。他们在沉浸一件事情同时还会受到其他旁边事物的干扰,因而就会很容易导致专注力不够,专注力不够做事情的效率就会变得很低,同时学习成绩也会受到影响。

       2、经常催促使得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当孩子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去写作业或者不吃饭的时候,很容易受到身边事情的影响,父母经常催促孩子能够让孩子产生烦躁的情绪,同时还会变得焦虑躁动,对父母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出现叛逆心理,父母怎么叫他们就会不听,更加不想去照他们说的做。

       父母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父母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自己要有时间观念

       孩子在小的时候,学习和模仿能力很强,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做一个良好的榜样。父母要在注意自己的时间观念,让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中得到改善,在耳濡目染当中让孩子能够学会对自己主动改变。

       2、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孩子一般都是喜欢玩的,对时间的规划程度很低,没有很多时间概念,就会很容易在一件事情上变得很拖拉,因此要在平时培养孩子自己的时间观念。

       3、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

       当孩子一直喜欢没有写完作业就玩,做任何事情都会特别慢的时候,父母就会对孩子进行各种催促,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找到孩子一直拖拉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孩子在沉浸于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的时候,父母可以不要一味地去催促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锻炼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同时父母还要有充足的耐心,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和调整,这样孩子才能够慢慢进步。

       来源于:家庭医生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