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这尿蛋白怎么显示有一个加号啊,是不是肾出问题啦?”
“医生,我这段时间吃药控制,尿蛋白从三加变成两加了,是不是说明病情在好转啊?”
在肾内科,经常能听到类似关于尿蛋白加号的问题,为啥肾友们对尿蛋白这么重视呢?
原来,尿蛋白加号的多少就代表着尿液中漏出的蛋白质量的多少,而通常漏出的蛋白越多,肾病就越严重,因此尿蛋白是帮助判定肾病损伤程度以及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监测指标,难怪它在肾科这么“红”了。
不过,小编今天可不是来介绍这位“红人”的,相反,小编想要提醒大家不要过于依赖尿蛋白的加号,这是为啥呢?一起往下看吧。
其实,尿蛋白加号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靠谱。
因为尿蛋白试验只是测定一次尿的结果,易受尿液浓缩及稀释程度的影响,常常不能准确反映蛋白尿的程度。而且也不是尿蛋白加号越多,肾脏受损就越严重,如微小病变性肾病,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但病理光镜下正常,对激素治疗反应好,预后也良好,病情属于较轻的一类;再如肾病进展至终末期时,大量的肾单位丧失功能,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此时蛋白尿也会下降,但这并不代表肾脏病变的减轻。
因此尿蛋白的多少并不能完全反映肾病的严重程度,咱们判断肾脏的受损程度时,也不能单单看尿蛋白有多少加号,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多项指标判定,比如下面两项指标,相较尿蛋白就要准确的多。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这项指标是通过收集24小时的全部尿液,来测定其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而计算出24小时内的蛋白总量,正常值在150mg/24h以下,被认为是最准确的测定尿蛋白的方法。判断肾功能情况时,有这项指标在,参考尿蛋白加号的意义就不大了。
不过由于尿液的留取方法及保存、饮食、药物、疾病、检验误差等均有可能造成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的异常,肾友们可以连续多检测几次(一般3次)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取平均值,这样就相对准确了,也更接近真实的水平。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尿蛋白与肌酐比值测定是用于监测尿蛋白排出情况的一种新的可靠方法,顾名思义,即分别检测尿液中白蛋白和肌酐的含量,计算两者比值来反映白蛋白的排泄情况。
该指标正常水平在10~25mg/mmol之间,与传统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其具有快速、简便、精确等特点,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出早期的肾损害。
现在认识了这两位“新朋友”,大家以后判断病情可别再只盯着尿蛋白的加号啦。当然,盯着单独任何一项指标都不可取,肾病的情况需要综合多项指标来共同考量,这样才能更准确地了解病情哦。
来源于:肾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