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健康保健 > 健康知识
预防登革热健康提示!
日期:2024年09月12日浏览:1969 次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疼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疼痛)、“三红”(面部、颈部和胸部的潮红)及眼结膜充血。多流行于夏秋季,与伊蚊孳生有关。

       目前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病毒通过蚊子叮咬传染给人类。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时获得病毒,被感染的蚊子终生均能传播病毒,少数还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该病。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为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主要来源国为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多分布在广东、云南等沿海或沿边地区。

       健康提示:

       一、预防控制登革热最有效的三个手段就是:防蚊叮、清积水、灭成蚊。

       二、防蚊叮:在户外活动时,可以使用蚊虫驱避剂或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尽量选择浅色。在阴暗潮湿等蚊虫孳生处尽量不停留,减少伊蚊叮咬的机会。居室应安装纱门、纱窗,出门前可以在酒店房间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注意室内灭蚊。

       三、清积水: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人、畜饮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积水容器3-5天彻底换水一次。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3-5天彻底换水一次。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轮胎整齐存于室内或避雨场所,在室外用防雨布严密遮盖,户外废弃轮胎打孔,难以清除的积水轮胎,可以撒上双硫磷灭幼蚊。一个瓶盖或者蛋壳大小容器的积水中,就可以孳生媒介伊蚊,所以在清除孳生地时,一定要仔细,不要放过角落的垃圾。定期清理雨水管道和排水沟,保持水流畅通。

       四、灭成蚊:白纹伊蚊在室外主要栖息在阴暗避风处,如缸、罐、坛的内壁,工地积水的基槽内壁。在室外可以重点关注这些地方,着重喷洒杀虫剂;在室内则倾向于停留在墙上、桌椅和床下、悬挂的衣服上等。白纹伊蚊在早晨和近黄昏活动特别频繁,仿佛跟我们一起 “上下班”,在它们活跃的时间段用杀虫剂,自然事半功倍。

       五、及时就医:如果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逗留期间出现发热、皮疹、出血等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返回本地后,如果半个月内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并说明登革热流行区旅居史。居家或住院治疗时,做好防蚊隔离,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防止登革热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

       来源:健康南京官微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