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疾病防治 > 疾病资讯
入秋后干咳不止?延误治疗后果可能很严重!
日期:2023年10月31日浏览:2649 次

       秋冬交替,肺部疾病高发,很多人陷入了“咳咳咳”的怪圈。你中招了吗?

       有一类肺部疾病——间质性肺疾病,你可能觉得比较陌生。但对于干咳不止、久咳不愈的患者来说,可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间质性肺炎如果延误了治疗,那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甚至危及生命!部分间质性肺疾病起病的时候没有明显的感觉,临床上常有误诊、漏诊的情况。几乎所有间质性疾肺病患者,后期都会出现运动耐力降低和进行性呼吸功能障碍的症状,不仅日常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时还危害生命。

       一、起病隐匿,临床上常有误诊和漏诊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包括200多个病种。形象地说,病情的根本是肺的基本结构——肺泡外被一层层胶原纤维缠绕所致,肺泡的伸展性被限制了,很难充分的吸入足够的空气,因此间质性肺病基本上都是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而且空气中的氧气弥散到肺泡周围的血管难度增大,也就是弥散功能下降,最终导致缺氧。

       与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不同,间质性肺病导致的症状以干咳为主,很少伴有大量的痰液,除非合并有细菌感染,才会有较多的痰液。这种咳嗽没有昼夜差别,晚间也可能出现,间质性肺病患者很多呼吸很浅快。

       部分间质性肺病起病隐匿,部分间质性肺病起病的时候没有明显的感觉,主要表现的呼吸道症状是常见的咳嗽和气喘,所以和其他的一些常见的肺疾病就容易混淆,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漏诊。正因如此,一些患者是在体检或进行其他疾病检查时,才发现自己患有此类疾病,这也是很多病人不能早期得到诊治的原因。

       二、致病原因多样,一般没有传染性

       吸烟、环境污染工业粉尘、化学物质、药物副反应、风湿免疫性疾病都是间质性肺病常见的病因。间质性肺病因致病因素不同而预后差别很大,有一些原因不明的病种如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后的生存期甚至只有2-3年的时间。

       其中与职业相关的间质性肺病,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大类。通常,这类患者有明确的职业接触史,比如采矿、凿岩和掘沙工人因经常接触无机粉尘,很容易患有“矽肺”。也有些间质性肺病发病与环境和爱好相关,曾经有位患者有养鸽子的爱好,因为从鸽子身上吸入了羽毛蛋白,后来引起过敏性肺泡炎;患者将鸽子寄放朋友家后,一年之内患者症状及CT检查都正常;但患者去朋友家看鸽子,回家晚上又再次发病。另外,临床上一些常用的药物易引起肺损伤,如抗生素、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的分子靶向药等。

       大家可能对肺病都存在一定的担忧,间质性肺病到底有没有传染性?实际上,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间质性肺疾病是没有传染性的。但是有些病种是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如结节性硬化,但也非常少见。

       三、治疗需对症下药,预后差别很大

       间质性肺疾病包含了200多种具体的疾病,因此针对每一个具体的病种,其诊断治疗、药物干预是完全不同的。针对因环境暴露如:从宠物鸽子身上吸入羽毛蛋白而引起过敏性肺泡炎的患者,其主要处理,首先是要让患者脱离这一环境,即不接触鸽子,其次可以短期使用激素的干预,这样患者很快就能够恢复、甚至痊愈。

       但是也有一些疾病,临床治疗效果相对有限。肺纤维化分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和继发性肺纤维化,客观来说,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能逆转特发性肺纤维化。目前有些药物可以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但是能达到的效果只是延缓患者肺功能下降的速率,还不能根治。

       另外,大家比较关注的是激素干预。激素是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一个常用药物,但是具体某一个病种是否需要使用激素治疗,跟具体间质性肺疾病有关。针对结缔组织病所导致的间质性肺病,激素很常用,而且是很有效的药物治疗之一。但是如果是特发性肺纤维化,那么激素的治疗就不合适,基本没有效果。

       四、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关于间质性肺疾病具体的发病数据,国内暂时无明确的数据报告,临床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实际感觉到,接触到越来越多此类病人。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明确。但从现在的研究来看,重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不少间质性肺疾病具体的发病跟年龄相关,国内老龄人群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导致间质性肺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二是环境变化,尤其是大气污染很有可能是导致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人群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特别提醒,一旦怀疑自己可能患上了间质性肺疾病,一定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进行胸部高分辨率CT及肺功能的检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适的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来源于:南京鼓楼医院官微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