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疾病防治 > 疾病资讯
骨折早预防,中医让您更有“骨”气!
日期:2023年08月12日浏览:3382 次

       很多人都不以为然,认为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年疾病。但实际上从30岁开始,骨量到达峰值,骨密度会开始缓慢下降。骨密度越低、骨量越低,越容易骨折。

       骨质疏松表现为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而易致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中医学古籍中无“骨质疏松症”病名,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一般将其归入中医“骨痿”、“骨痹”、“骨枯”、“骨极”、“腰背痛”及“肾虚腰痛”、“绝经前后诸证”等范畴。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医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一些常识和误区对于很多读者而言依然值得注意!

       一、防治骨质疏松症  补肾也要补脾

       中医认为,肾中精气亏虚是中老年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黄帝内经》中记载:“肾者,主骨生髓。”《医经精义》中记载:“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故骨者,肾之合也,髓者,精之所生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人过中年,肾气由盛转衰,肾的阴阳平衡失调,往往出现肾虚元气不足。而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均有赖于肾气的充盈、滋养与推动,肾气虚少,骨髓来源不足,不能濡养骨骼,便会出现骨质失养,引发骨质疏松,甚至骨质疏松症。

       脾虚也是导致中老年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的内因之一。饮食入胃,必须依赖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同时也有赖于脾的传输和散精功能,才能把水谷精微输布至全身。因此,脾胃运化水谷的功能旺盛,则机体消化吸收水谷才能化生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营养五脏六腑以及筋肉、四肢百骸,维持正常的生理过程。反之,若脾胃虚弱,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衰退,则会使气血生化不足,肾精失于补充,进而影响肾脏所司管的各种功能的正常运行,出现相应的病理反应。

       骨质疏松症多因脾虚、肾虚,并与血瘀相互影响。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常用填精益髓等血肉有情之品资其生化之源,并适当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多以补肾益精、健脾和胃为基本治法。可以服用汤剂及膏方进行调理。 

       二、补钙、喝骨头汤防治“骨松”是误区

       为什么天天补钙还会出现骨质疏松?这其实陷入一个误区:补钙=防治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造成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比如补充维生素D等,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还有很多老人都认为喝骨头汤就能补钙,但事实并非如此。骨头中的钙能溶解在汤里的量很低,用1公斤肉骨头煮汤两小时,汤中的含钙量仅20毫克左右,因此,用肉骨头汤补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按成人每日需要800毫克钙计算,估计需要300-400碗骨头汤才可以满足人体钙的需要。骨头汤里大量的脂肪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其他危害。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所以,预防骨质疏松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少油、不宜多吃高蛋白质和咖啡因的食物。

       三、骨质疏松者要“补”还要“动”

       很多骨质疏松患者因为自身骨折风险高,所以不敢运动。但是,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反而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更容易发生骨折。事实上,人要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进行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因此,体育锻炼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都有积极作用。骨质疏松患者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肌力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减少,这样不但会加快骨质疏松疾病的进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

       要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除了多晒太阳、多吃含钙多的食物、戒烟戒酒外,还要坚持户外锻炼,进行快步走、慢跑、游泳等运动。每天要保证20分钟以上的光照,建议活动时间以上午9-10时、下午2-5时为佳,因为这时的紫外线A光束有利于钙吸收。

       【拓展阅读】

       食疗防治骨质疏松

       防治骨质疏松的食物有板栗、牛肉、蹄筋、牛筋冻、大枣、猪骨或牛骨、莲藕、核桃、芝麻、黑豆等。下面推荐一款药膳“板栗枸杞粥”,供大家参考:

       材料:板栗15-20颗,枸杞子20g,粳米100g。

       做法:将板栗去皮清洗,和枸杞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粳米和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20—30分钟,待栗熟粥稠关火,即可食用。

       板栗味甘、性温,归肾、脾、胃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之效,其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与维生素,适合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及骨质疏松等症;枸杞子甘平质润,能平补肝肾,具有滋补强壮的作用;粳米是补气健脾养胃佳品。

       艾灸有助预防骨质疏松

       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以用艾灸辅助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取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各旁开1.5寸为肾腧穴。用温和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靠近肾俞穴熏灼(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如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灸至皮肤稍红晕即可,一般灸约10-15分钟,隔日一次,每月灸10次。

       肾俞为背俞穴之一,为肾脏之气输注之处,刺激肾俞穴,可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关节、肌肉、韧带功能,增强患者活动能力。

       来源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官微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