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营养养生 > 养生知识
夏末秋初要吃肉!试试这种肉,让人气色更好、皮肤更润,还不损伤血管!
日期:2024年08月24日浏览:4033 次

       提到补,中医是最在行的。

       从补的形式上看,有平补、温补、滋补、峻补……从补的内容上看,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五脏……

       而在如今的夏秋之交,最适合使用的补法就是——清补!


       一、夏末秋初,清补吃老鸭

       夏末秋初,天气虽然逐渐变得凉爽,但气温还是比偏高的,且秋燥之气渐浓,温燥十分容易让人上火。

       故而古人善用清补之法,来应对这复杂的气候。

       即将滋阴、健脾胃、清虚热、 去火结合起来,既养身体,又能免除时令之气伤人。

       而清补的最佳饮食就是——鸭肉。

       1、鸭肉滋阴

       鸭肉属水禽,具有滋阴的功效,有助于降秋燥,被《神农本草经》载为上品,也就是对人体有益的补药。

       2、鸭肉健脾

       鸭肉能补中益气,平胃消食,而脾胃是后天之本,食用鸭肉,对强身健体有一定帮助。

       对于有腹水、水肿或因虚热而使热疮长久不愈的人群,可以把食用鸭肉作为食补。

       3、鸭肉清虚热

       元代吴瑞所著《日用本草》中记载:“鸭滋五脏之内,清虚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

       意思是说,鸭肉性寒凉,可以清虚热。

       但鸭肉又不会伤阳气,对于容易上火的人、爱熬夜的人,食用鸭肉,在滋补身体的同时又不会上火。

       小贴士:

       牛肉、羊肉、鸡肉、猪肉等肉类,此时也是可以吃的,都能够补充蛋白质及各种微量元素,对身体都是有益的,只不过由于季节的原因,更推荐食用鸭肉,但并不是不能食用其他肉类。

 

       二、鸭肉对血管很友好

       鸭肉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低,营养易吸收。

       而且,鸭肉的胆固醇含量较低,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再加上鸭肉中富含的烟酸,有利于胰岛素恢复功能。

       一般情况下,肥胖、糖尿病患者,他们的胰岛素可能会处于抵抗状态,也就是胰岛素分泌很多,但工作能力较差,而烟酸能够让胰岛素更加灵活、灵敏,对降血糖有一定帮助。


       三、鸭肉吃法有讲究

       1、搭配生姜——暖胃

       生姜的辛温之性可以中和鸭肉的寒凉。

       患有慢性胃炎的人群或者是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人群,吃完鸭肉后可能会腹胀、腹痛、腹泻,推荐可以和生姜一起烹饪。

       2、搭配玉竹——养肺

       玉竹和北沙参是经常一起使用的药材,可增强养阴效果。

       二者搭配补阴虚、清虚热的鸭肉,适合阴虚肺燥或肺热所致的干咳、口渴、咯血、心烦、低热等,肺炎、肺结核患者尤宜食用。

       可取玉竹、北沙参各10克,与鸭肉共同炖煮。

       但风寒咳嗽及痰湿气滞者不宜多吃。

       3、搭配枸杞——养肝肾

       鸭肉可以滋五脏之阴,枸杞滋补肝肾,一起煲汤可以更好地滋补肝肾。

       4、搭配莲藕、百合——养心神

       藕能开胃清热,百合能润秋燥、清心静神。

       二者与鸭肉搭配制作成百合鸭,既营养美味,还能降秋燥,有利于消肿、降火、消除毒热。

       5、搭配紫苏子——润肠道

       紫苏子味辛、性温,归肺、大肠经,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之功。

       紫苏子和老鸭一并炖食,不仅汤味鲜美,极富营养,还可清肺止咳、滋润肠胃。

       此外,鸭肉还可与火腿、海参共炖,善补五脏之阴;鸭肉同糯米煮粥,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鸭同海带炖食,有利于软化血管、降低血压。

       小贴士:

       1.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多吃鸭肉,否则可能会让脾胃更差。

       2.用鸭肉煲汤时,不建议搭配薏米等偏寒性的食材。

 

       来源:养生中国微信公众号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