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岁的小张,总觉得自己记性差,学校生活不开心,负面情绪总是缠在心头。被父母带去医院心身医学科检查的小张,最终被诊断为“抑郁症”。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兴趣减退、多愁善感、神疲乏力、睡眠障碍、腹胀纳呆、胸闷脘痞,甚至有自杀倾向等。其有“三高”“三低”的特点:“三高”即患病率高、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三低即识别率低、治疗率低和治愈率低。
在门诊中,常见因抑郁、焦虑而休学的青少年病例。从家庭、学校、医疗、社会等多个角度,帮助青少年在未患病时远离抑郁症的困扰和伤害,帮助其患病初期正确、勇敢、及时地抗击抑郁症,刻不容缓。
一、如何迅速地自查或者帮身边人识别抑郁症呢?
可以参考下面这张表,如果出现以下“三低”症状,且持续两周以上,就要引起警觉:
1)情绪低落,快感缺失;
2)思维迟缓,记忆力、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等。表现在学习、生活/工作当中有发呆现象,记忆力不好的现象,即思维迟缓;
3)意志活动减退,不爱说话,不爱动。尽早觉察自身或身边人是否有早期抑郁释放的提示信号:厌食或暴饮暴食;睡眠过多或失眠;
4)常因琐事发火冲动,比以往更缺乏耐性,容易冲动;无法集中精力、记忆力下降;
5)丧失对很多事的兴趣,觉得孤独,或许你曾经喜爱和朋友们一起玩,但那些曾经让你兴致勃勃的活动现在却索然无味;
6)感觉自己一文不值或一无是处;
7)时不时感到想死,有自杀的想法/念头冒出来;
8)惊慌失措或焦虑不安,持续的、不能控制的惊恐,通常还伴随着一些身体上的不适,比如心率过快、大汗淋漓;
9)无法解释的疼痛和不适,抑郁症还可能影响人们的机体,比如表现为头痛、胃痛、颈部和背部疼痛,甚至恶心。
二、青少年抑郁症的原因是什么?
1、学业负担被认为是导火索之一
针对学习负担导致的青少年抑郁症,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让孩子的学习成长遵从神经系统的客观发展规律。如果违背了客观发展规律,便会使青少年产生畏学厌学、抑郁焦虑、“躺平”的心理。
另一方面,当孩子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或躯体化症状时,父母应该避免过度焦虑,多倾听孩子的感受,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青少年也应该主动和父母、老师沟通近日的学习状态、个人感想等,不能无视、拖延,或者因胆怯而不敢解决问题。
2、生活压力也会增加发病风险
研究发现,生活压力也会增加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风险。生活压力包括身体虐待、身体疾病或伤害、家庭暴力、家庭成员去世、性虐待和情感虐待等。
大部分青少年面对这类压力时,无法及时有效地发声求救,因此父母、老师、心理医生及社会相关人员应给予密切关注,做到积极、有效交流。
3、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化、便利化
一些研究已证实,抑郁症状与习惯性手机依赖、长期用电子屏幕引起的睡眠不佳等息息相关。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的抑郁症,青少年应有意地减少或规避;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把时间花在户外锻炼、阅读纸质书籍等更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事情上。
4、饮食习惯也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含糖饮料、甜食、油炸食物的高频次摄入与抑郁症较高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较高的优质蛋白食用频率、蔬菜食用频率,以及早餐食用频率等饮食习惯对青少年抑郁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三、抗抑郁药物有何局限性?
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需要坚持心理疏导和药物调理相互结合的原则,并且根据青少年在整个抑郁情绪连续体中的心理状况变化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轻度的抑郁患者可以单独使用心理治疗,它可以帮助改善认知,积极提升孩子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如果 6~12 周后效果不明显,则需要合并药物治疗。目前尚无一种抗抑郁药物对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是绝对安全的,主流治疗药物仍是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类药物)。其中,舍曲林、氟西汀和西酞普兰较为常用,但三者也有不同程度的缺陷:起效时间较长;会出现失眠、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会产生成瘾性;还可能导致抑郁症状恶化,甚至产生自杀倾向。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长开始寻求中医药特色治疗,希望通过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期更高效、更绿色、少痛苦地帮助孩子战胜抑郁症。
四、中医如何认识抑郁症?
中医将抑郁症归为“郁证”的范畴。从气血津液角度而言,中医认为,郁证的病机初起为气滞,继而气血失调,产生痰、瘀血等病理产物。从脏腑角度而言,心主宰人体一切精神心理活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主思,在志为意。因此,中医认为郁证的病位为心、肝、脾三脏。
临床上,对于轻度、早期的青少年抑郁症,肝气郁滞为常见证型,典型症状有心情低落、常叹气、胸胁胀满痛、不思饮食、常呃逆,一般使用小柴胡颗粒或柴胡疏肝散治疗;对于中期青少年抑郁症,气郁化火、痰气郁结为常见证型,典型症状有烦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或胸中满闷不适,咽喉中如有物梗阻,咽不下也吐不出,头重如裹等,一般使用加味逍遥散或越鞠二陈丸治疗;对于病程较长或者迁延反复的青少年抑郁症,心神失养、心脾两虚为常见证型,典型症状有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疲惫无力、不思饮食等,一般使用归脾丸治疗。
五、中医药方法有哪些?
1、艾灸、穴位敷贴和耳穴
具有操作简便、不受环境限制、材料易得等优点。对于肝气郁滞型青少年,可以定期对其神庭穴、百会穴、太冲穴进行艾灸,平时也可以在太冲穴做敷贴治疗;对于心脾两虚、心神不足的青少年,可以定期对其内关穴、足三里穴、背俞穴进行艾灸,平时也可以敷贴足三里穴。耳穴疗法方面,除了固定取穴,如垂前、皮质下、神门外,还可以根据青少年抑郁症的不同证型,选取肝、胆、心、三焦等配穴。
2、代茶饮
对于肝气郁滞型的青少年,可予以玫瑰花茶或白菊花茶。对于气郁化火型的青少年,可予以薄荷茶、白菊花茶,或者在玫瑰花茶中加少量有清热降火功效的金银花;对于痰气郁结型的青少年,可予以有疏肝化痰功效的白梅花茶,或者在玫瑰花茶中加入少量有理气功效的陈皮;对于心神不足、心脾两虚型的青少年,可予以茉莉花茶或者百合酸枣仁茶。在以上茶饮的基础上,倘若青少年有较严重的烦躁、失眠等症状,可以加入合欢花、百合等;有食欲差、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以加入陈皮、山楂等。
3、闻香
闻香适用于肝气郁滞型的青少年,可予以玫瑰花味或茉莉花味香包,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对于气郁化火、痰气郁结型的青少年,可予以薄荷味或柠檬的香包,起到提神醒脑、提振精神的作用;对于失眠较严重的青少年,可以让他们在临睡前闻檀香,起到放松、安眠的作用。
4、体育锻炼
平时学习之余,青少年还可以通过练习八段锦、太极拳来拉伸身体、舒缓情绪。此外,增加光照时间对防治抑郁症也十分重要,研究发现,每当夜幕降临时,人体大脑内的松果体裉黑素分泌增强,它会使人情绪低落,而光照可以抑制裉黑素的分泌。所以抑郁症患者要多做户外活动,白天多晒晒太阳,夜晚宜适当增加室内照明灯的亮度,以便稳定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六、治疗上要注意什么?
针对抑郁症病情严重、易于复发、容易耐药的特点,抑郁症的治疗应注意以下5点:
①中-重度抑郁症,一般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轻度患者可单纯应用中医治疗。
②抑郁症病情较重,服用2种以上抗抑郁西药效果仍不佳,或服用西药副作用明显者,宜配合中医辨证治疗,以免服药过量引起毒副作用。
③抑郁症经治疗一段时间病情已稳定,在减停药物的同时宜配合中医治疗,以免骤然减停药物导致疾病复发。
④治疗抑郁症药物起效较慢,一般在2~4周生效,所以初治患者不可急于求成,疗程至少6个月。且对于以下情况疗程宜长,至少2年或长期服药:一是病程超过2年;二是严重发作(有自杀和精神症状);三是难治性抑郁发作;四是反复发作在3次以上。
⑤停药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现象,少数抑郁症患者停药后症状较重,宜尽快恢复用药或放慢减药速度。除氟西汀外的所有SSRI类抗抑郁药均应缓慢减药,一般减停时间不少于4周。
来源:养生中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