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超1.41亿,其中73%的糖尿病人合并有代谢性脂肪肝
目前,超过七成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代谢性脂肪肝,如果缺乏科学管理逐渐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将明显增高,因此,需通过早筛促早诊多学科联合方式,做好糖尿病肝脏病全病程管理,以点带面辐射基层,从而实现糖肝共管新模式
一、七成以上糖尿病患者有脂肪肝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糖尿病与肝脏病作为两大慢性病,互为危险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脂肪性肝病的患者高达55-70%。脂肪肝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而且随着脂肪肝的进展,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也会增加。最新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率高达73%,如果缺乏科学管理,这些患者逐渐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将明显增高。因此,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肝病早筛早诊至关重要。
糖尿病伴脂肪肝如果不及时治疗,危害很大。
首先,可以导致严重肝损害,从单纯性脂肪肝,一步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死亡的风险大大增加;
其次,脂肪肝可以加重胰岛素抵抗,诱发及加重糖代谢紊乱,导致血糖升高及糖尿病病情加重;
最后,脂肪肝往往同时伴有脂代谢紊乱、肥胖及高血压,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糖尿病与脂肪肝时常“如影随形”
那么,为什么都说糖尿病和脂肪肝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呢?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欠佳,糖脂代谢稳态失衡,脂蛋白合成障碍,过量脂肪蓄积在肝脏内,形成脂肪肝。反之,脂肪肝患者糖原合成储存受损,引起糖代谢紊乱,血糖持续升高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尤其是重度脂肪肝和合并肝硬化的患者更为突出。因此,糖尿病和脂肪肝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据悉,2019年,国际上提出采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共识,此后一直在国际上引发讨论。
2022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新诊断标准出台。
2023年6月24日在欧洲肝病年会上正式对外发布“脂肪性肝病新命名的多学会的德尔菲共识”,同时在美国、欧洲、拉丁美洲肝脏(病)协会的官方期刊在线全文发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NAFLD)再次更名为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MASLD)。
来源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