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健康保健 > 健康知识
共建共治共享 同心健心安心
日期:2024年10月10日浏览:7890 次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WHO) 定义精神健康为:个体能认识自身潜力,应对生活压力,有效工作并为社会贡献的状态。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

       精神健康,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

       精神健康的影响因素: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可能面临精神健康挑战,遇到突发事件时更是容易诱发严重的心理困扰,因此维护心理健康可视为一个毕生的任务。
       1、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篇: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年(13~18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2、中青年篇:中青年(19~55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等。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3、中老年篇:中老年(55岁以上)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4、突发事件篇:各类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交通意外等,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心理困扰,甚至触发精神健康问题。了解这些事件对心理的影响,并采取适当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了解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焦虑、恐惧、失眠等心理生理反应是常见现象,与家人、朋友以及社区建立紧密联系构建支持网络,在保持冷静、充分发挥自身应对策略的同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是避免遭遇突发事件后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来源:健康南京官微

主管: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紫竹林3号(210003) 电话:(025)12320 邮箱:nj12320@yeah.net

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32位色,Netscape6.0、IE7.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